Ctrl+K

搜尋方式

骨如柴

ㄍㄨˇ ㄖㄨˊ ㄔㄞˊ

猶「骨瘦如柴」。見「骨瘦如柴」條。01.清.李永祺〈病起〉詩:「崚嶒未怕骨如柴,排悶時時強散懷。」

辨識

參考詞語:「骨瘦如柴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骨瘦如柴」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變文」是唐代時興起的一種講唱文學,由散文和韻文交替組成內容演繹佛經故事及民間傳說、歷史故事為主。〈維摩詰經講經文〉是根據《維摩詰經》的故事,敷衍而成,形式是先引述一段經文,然後邊講邊唱,有時幾十字的經文,可以鋪陳為數千字。內容敘述維摩詰居士生病了,佛佗欲派弟子前往慰問他的病情,但是所有弟子都不敢去,最後文殊菩薩應命前往。文中描述維摩詰居士未生病之前,神情威猛似虎,生病之後變得十分消瘦,骨架露出,像木柴一樣。「骨瘦如柴」亦作「骨瘦如豺」,《埤雅.卷一八.釋獸》︰「瘦如豺。豺,柴也。豺體細瘦,故謂之豺。」豺是一種骨架露出看起來像細瘦的動物。「骨瘦如豺」,也可用以形容人非常消瘦。

書證

  1. 清.李永祺〈病起〉詩:「崚嶒未怕骨如柴,排悶時時強散懷。」

在其他地方搜尋「骨如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