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非常寂靜。※#語或本宋.蘇軾〈絕句〉詩三首之三。 △「萬籟俱寂」
01.《紅樓夢》第二九回:「紫鵑一面收拾了吐的藥,一面拿扇子替林黛玉輕輕的扇著,見三人鴉雀無聲,各自哭各自的,也由不的傷心起來,也拿手帕子擦淚。」 02.《鏡花緣》第七三回:「剛才妹子聽你們五琴合彈,到得末後正在熱鬧之際,猛然鴉雀無聲,恰恰一齊住了,實在難得!」 03.《兒女英雄傳》第三六回:「院子裡的家人,一個個屏聲息氣,連咳嗽也不敢輕易咳嗽。堂屋裡的僕婦丫鬟,鴉雀無聲的竊聽,把個隨緣兒媳婦,急得只是怪哭。」 04.《三俠五義》第一一九回:「這廳上點的明燈蠟燭,照如白晝。雖有多人,一個個鴉雀無聲。」 05.《老殘遊記》第二回:「就這一眼,滿園子裡便鴉雀無聲,比皇帝出來還要靜悄得多呢!連一根針跌在地下都聽得見響!」
形容非常寂靜。
參考詞語:「悄不聞鴉、鴉雀無聞、鴉鵲無聲、鴉默雀靜」
鴉,音|ㄚ。指烏鴉。不可寫作「鴨」。
鴉和雀都是叫聲相當吵雜的鳥兒,當鴉雀無聲時,那就非常安靜了。宋代蘇東坡有一首絕句,寫到有一天晚上,他在枕上醒來,夜已深沉,即將破曉。大地一片寂靜,連喜歡鳴叫的烏鵲也熟睡了。這時,月已西斜,織女星金星顯得特別明亮,星光斑斕中,竟有如飄飄欲仙,好像身已不在人間一樣。這裡蘇詩的原文作「烏鵲無聲」,「烏鵲」就是烏鴉和喜鵲,所以和「鴉雀無聲」意思是一樣的,而且烏即烏鴉,鵲和雀音同,也許「鴉雀無聲」這句成語就是從這裡演變出來的。形容非常寂靜。蘇詩另見於秦觀的《淮海集》,恐是偽託之作。使用「鴉雀無聲」的例子,如《三俠五義》第一一九回:「這廳上點的明燈蠟燭,照如白晝。雖有多人,一個個鴉雀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