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同伐異
ㄉㄤˇ ㄊㄨㄥˊ ㄈㄚ ㄧˋ
《後漢書.卷六七.黨錮列傳.序》
用法
用在「結同排異」的表述上。
正人君子應該講求公理正義,不可黨同伐異。
如果想要幹一番大事業,就不應該黨同伐異,而要多方兼容並蓄。
明朝士人黨同伐異,互相鬥爭,無心國計民生,終於導致國家走上衰亡之途。
一個開放的學術空間,應當容許不同的見解存在,而不能黨同伐異,排斥不同學派。
政黨雖有助於民主政治的發展,但若是人人黨同伐異,不問是非,反而是開民主倒車。
例句
- 《後漢書.卷六七.黨錮列傳.序》:「自武帝以後,崇尚儒學,懷經協術,所在霧會,至有石渠分爭之論,黨同伐異之說,守文之徒,盛於時矣。」(源)
- 《續資治通鑑.卷一二七.宋紀一二七.高宗紹興十五年》:「勘會數十年來學者黨同伐異,今當崇雅黜浮,抑其專門私己。」
- 《明史.卷二二九.趙用賢列傳》:「昔顛倒是非在小人,今乃在君子。意氣感激,偶成一二事,遂自負不世之節,號召浮薄喜事之人,黨同伐異,罔上行私,其風不可長。」
- 《明史.卷二四三.列傳.鄒元標》:「臣嘗語朝士曰:『方今上在沖歲,敵在門庭,只有同心共濟。倘復黨同伐異,在國則不忠,在家則不孝。世自有無偏無黨之路,奈何從室內起戈矛耶?』」
- 《明史.卷二四四.列傳.楊漣》:「五年,其黨大理丞徐大化劾漣、光斗黨同伐異,招權納賄,命逮文言下獄鞫之。」
- 清.王夫之《薑齋詩話》卷下:「繼以李、杜代興,杯酒論文,雅稱同調,而李不襲杜,杜不謀李,未嘗黨同伐異,畫彊墨守。」
辨識
近義:同心協力、周而不比、無偏無黨
反義:標同伐異、伐異黨同
「黨同伐異」側重於勾結同黨以打擊異己;「結黨營私」側重於勾結同黨以謀求私利。 黨同伐異 結黨營私
○ ㄨ 一個開放的學術空間,應當容許不同的見解存在,而不能∼,排斥不同學派。
ㄨ ○ 目前官場上最嚴重的弊端,就是∼,貪圖私利。
引繩排根,結黨營私
典故說明
泛指一切團體之間的鬥爭。
書證
- 「黨同伐異」及「結黨營私」都有勾結同黨的意思。
《成語典》版本編號:2020_20240627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使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