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潛居的深潭,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凶險之地或英雄聚集之處。元.王實甫《麗春堂》第三折:「閒對著綠樹青山,消遣我煩心倦目,潛入那水國漁鄉,早跳出龍潭虎窟。」《初刻拍案驚奇》卷一:「荒涼徑界,無非些兔跡狐蹤;坦迤土壤,料不是龍潭虎窟。」也作「龍潭虎穴」、「虎穴龍潭」、「虎窟龍潭」。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版本編號:2015_20250327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使用說明
猶「龍潭虎穴」。見「龍潭虎穴」條。
01.元.王實甫《麗春堂》第三折:「閒對著綠樹青山,消遣我煩心倦目,潛入那水國漁鄉,早跳出龍潭虎窟。」 02.《大唐秦王詞話》第三九回:「托開地府天羅網,救出龍潭虎窟人。」 03.《水滸傳》第五七回:「你便是哪吒太子,怎逃地網天羅?火首金剛,難脫龍潭虎窟!正是:飛蛾投火身傾喪,怒鱉吞鉤命必傷。」
《成語典》版本編號:2020_2025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