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 1.用手取物或持物。《老殘遊記》第四回:「一手提著燈籠,一手拿著個雙紅名帖。」 2.捕捉。如:「緝拿」、「捉拿人犯」。《兒女英雄傳》第三四回:「你這孩子,纔叫狗拿耗子呢!」 3.用。《儒林外史》第一回:「老爺拿帖子請你,自然是好意。」 4.要挾、為難。《紅樓夢》第九一回:「因怕金桂拿他,所以不敢透漏。」 5.掌握、主持。如:「拿權」、「拿主意」。 6.裝模作樣。如:「拿翹」、「拿架子」。《鏡花緣》第二回:「一味花言巧語,這樣拿腔作勢未免太過分了。」 [介] 把。《文明小史》第二四回:「他幸而聲名不大,外國人不拿他放在心上。」
用手持取物品。[例]拿書、拿傘、拿衣服 捕捉。[例]緝拿、捉拿、狗拿耗子 用。[例]別拿話激他,讓他生氣。 掌握、主持。[例]拿權、拿主意 裝模作樣。[例]拿翹、拿架子
1.用手抓一把。如:「他隨手拿一把糖就走。」 2.尋釁生事或刁難要挾。如:「他想拿我一把,我絕不會讓他稱心如意。」
裝腔作勢,故意刁難,以提高自己的身價。《紅樓夢》第六二回:「倘或中那孔雀褂子再燒個窟窿,你去了,誰可會補呢!你倒別和我拿三撇四的。」
原指猜數遊戲,拿到三就猜到三。比喻經驗老到,正確無誤。《野叟曝言》第一四回:「這卻被老客長,拿三道三的,一猜就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