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 1.成功、完成。如:「造就人才」、「功成名就」。唐.魏徵〈述懷〉詩:「縱橫計不就,慷慨志猶存。」 2.從事。如:「就職」、「就業」。《水滸傳》第四一回:「科舉不第,棄文就武。」 3.趨近、靠近。如:「避重就輕」、「就近照顧」。《易經.乾卦.文言曰》:「水流濕,火就燥。」唐.孟浩然〈過故人莊〉詩:「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4.因襲。如:「因陋就簡」。晉.張華〈王公上壽酒食舉樂歌詩表〉:「是以一皆因就,不敢有所改易。」 5.依順、依從。如:「遷就」、「半推半就」。《水滸傳》第二三回:「武松把半截棒丟在一邊,兩隻手就勢把大蟲頂花皮肐𦞂地揪住。」 [副] 1.即刻、馬上。表示事情或動作很快就要發生。如:「你等我一下,我去去就來。」、「一會兒就知道了。」 2.只、僅。如:「就剩下這一個了。」 3.表示肯定。如:「這就對了!」、「那就是他家。」 4.早已。如:「一個鐘頭前,我就來了。」 5.偏、偏偏。如:「我就不信我做不來。」 [代] 此、其。唐.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千歌百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 [介] 依照。如:「就事論事」、「就原來的規畫加以調整。」 [連] 1.表承接、選擇、讓步等關係之詞。如:「遇到紅燈,就得停下來。」、「一到家,就去休息了。」、「你不同意,那就算了。」 2.縱使、即使。如:「你就不說,我也知道。」《儒林外史》第二回:「若是不進學,就到八十歲,也還稱小友。」
成功、完成。[例]造就人才、功成名就 從事、擔任。[例]就職、就業 趨近、靠近。[例]就位、避重就輕、半推半就 依照。[例]就事論事 即刻、馬上。表示事情或動作緊接著發生。[例]你等我一下,我去去就來。 只、僅。[例]他就剩下這一個兒子了。 即、正。表示肯定。[例]那就是他家。
1.死亡。《國語.越語下》:「先人就世,不穀即位。」漢.劉向《說苑.卷一.君道》:「筦子今年老矣,為棄寡人而就世也。」 2.遷就世俗。宋.陸游〈寒夜〉詩:「低頭就世吾所諱,千載伯鸞安在哉!」
1.其中。唐.李白〈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詩:「海內賢豪青雲客,就中與君心莫逆。」元.曾瑞《留鞋記.楔子》:「人都道我落第無顏,羞歸鄉里,那知就中自有緣故。」 2.居中、從中。《紅樓夢》第四六回:「須得我就中儉省,方可償補。」
就職、任事。唐.韓愈〈進撰平淮西碑文表〉:「至於臣者,自知最為淺陋,顧貪恩待,趨以就事。」宋.郭若虛《圖畫見聞誌.卷五.故事拾遺》:「又經數月,再召之,昉乃就事。」
1.達到、成功。例:功成名就。 2.從事。例:就業。 3.依照。例:就事論事。 4.馬上。表示事情或動作緊接著發生。例:等一下,𠊎去一下就轉。(等一會兒,我去一下就回來。) 5.正是。例:就係。
從、由。例:就北部來。
例如、猶如。例:𫣆俚个校園種當多花,就像﹝又讀lu55 qiong55南﹞一座大花園。(我們的校園種很多花,猶如一座大花園。)
就有。例:有恁香个花,就有﹝又讀lu55 iu24南﹞揚蝶仔﹝揚搖仔﹞在附近。(有這麼香的花,就有蝴蝶在附近。)
從事工作。例:學校畢業以後,逐儕人都愛做好就業个準備。(學校畢業之後,每個人都要做好從事工作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