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一笑置之

ㄧ ㄒㄧㄠˋ ㄓˋ ㄓ
  1. 笑一笑就把它擱放在一旁,表示不值得理睬重視或不當成一回事。語本宋.楊萬里〈觀水歎〉二首之一。
    [例]面對流言,他總是一笑置之,絲毫不放在心上。

[似]付之一笑

一笑置之

ㄧ ㄒㄧㄠˋ ㄓˋ ㄓ
  1. 語本宋.楊萬里〈觀水歎〉詩二首之一:「出處未可必,一笑姑置之。」指笑一笑就把它擱放在一旁,表示不值得理睬重視或不當成一回事。清.朱彞尊〈答蕭山毛檢討書〉:「即鄙言未合,度足下必一笑置之。」

一笑置之

ㄧ ㄒㄧㄠˋ ㄓˋ ㄓ (變) ㄧˊ ㄒㄧㄠˋ ㄓˋ ㄓ

笑一笑就把它擱放在一旁。形容不當成一回事。語出《石門文字禪.卷二六.題所錄詩》。

用法

形容不當成一回事。

用在「輕視忽略」的表述上。

例句

  1. 對這些毫無根據的批評,我們只能一笑置之。
  2. 面對各種謠言,他總是一笑置之,絲毫不放在心上。
  3. 他只是開個玩笑,完全沒有惡意,你就一笑置之吧!
  4. 對於別人的冷嘲熱諷,他總是一笑置之,不予理會
  5. 對於謠言採取一笑置之的態度,會讓你覺得好過許多。
  6. 對於他們這種毫無理性的舉動,我也只能一笑置之了。
  7. 上級雖然諸多刁難,小王仍一笑置之,努力將工作完成。
  8. 我知道他不過是開開玩笑而已,便一笑置之,沒放在心上。
  9. 老李自認行事光明磊落,對於別人的惡意中傷,完全一笑置之。
  10. 黃先生自認行事不愧良心,對於那些不好的傳聞只是一笑置之。

辨識

近義:付之一笑置之度外

典故說明

宋僧惠洪(西元1071∼1128),號覺範。所著《石門文字禪》一書,內容輯錄自己生平寫就的詩文。在〈題所錄詩〉篇中他說,他在各寺院道場講述佛法精要,但都不曾想過要將這些言論收錄成書,而弟子惠英卻編了兩本篇幅很大的書,但是臨濟宗是強調頓悟,不以著書立說為志,他覺得愧對九祖的訓示,想將書拿去燒掉。可是一想到惠英這麼好學,只好笑一笑把書擱放在一旁。後來「一笑置之」被用來形容不當成一回事。此外,在陸游〈書夢〉詩和楊萬里〈觀水歎〉詩中,也可看到「一笑俱置之」和「一笑姑置之」的用法,可見「一笑置之」在宋代已被廣為使用。

書證

  1. 《石門文字禪.卷二六.題所錄詩》:「予所作語言遍叢林未嘗收錄,而英編兩巨帙為示,既有媿於九祖,欲焚去之。又念英之好學,為一笑而置之。」(源)
  2.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八.大臣被論》:「主上素重二人冰蘖,簡注最久,見此等疏,直一笑置之耳,安能轉移聖意哉?」
  3. 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九:「丁丑,過書肆,見有作〈金陵懷古〉詩者,姓王,名顛客,假余序文。詩既不佳,序亦相稱,余一笑置之。」
  4. 《官場現形記》第四六回:「漕臺見他如此說法,曉得他牛性發作,也只好一笑置之。」

在其他地方搜尋「一笑置之」

有提到「一笑置之」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