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流行於福建、臺灣及東南亞地區的古樂。以古代樂曲逐步融合當地的民間音樂,歌者手拿拍板,以琵琶為主要伴奏,再配合洞簫、三弦、二弦、四塊板等樂器演奏。南管樂曲通常分為指、譜、曲三種,樂風平和端莊。
《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版本編號:20230222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資料來自moedict-data-twblg
對應[北管]歌曲ê一種流派,開基祖是[相公(siùnn-kang)爺],屬這ê曲有[流水]、[二凡] 、[平板] 、[緊中緩(bān)] 、[緩中緊]等,稱做[福路],主要使用[提絃](就是[殼仔絃])。
表象悠長南國情調ê泉州府(晉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特有ê音樂。
《台日大辭典台語譯本》
原作者:
台文翻譯kap編修:Lîm Chùn-io̍k(林俊育)長老
以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Sio-kâng方式分享 3.0 台灣 (CC BY-NC-SA 3.0 TW) 授權
資料來自 ChhoeTaigi 的字詞資料庫
台文版原始網站;台文版原 GitHub 儲存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