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以後,流行於臺灣、閩南及東南亞的音樂。以古代的樂曲融合當地的民間音樂而成。歌者執拍板,伴奏樂器以琵琶為主,再配以洞簫、三弦、二弦、四塊板等。南管樂曲通常分為指、譜、曲三種。
一種以南管樂曲為主的地方戲劇總稱。主要流行於臺灣、閩南及東南亞。[△] 南管戲
《國語辭典簡編本》版本編號:2014_20240821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使用說明
宋元以後,流行於福建、臺灣及東南亞地區的古樂。它和古代的樂曲有密切的關係,且逐步融和了當地的民間音樂。歌者執拍板,伴奏樂器以琵琶為主,再配以洞簫、三弦、二弦、四塊板等樂器。南管樂曲通常分為指、譜、曲三種。其音樂平和端雅,因曾在乾隆皇帝前演奏,而有御前清音的雅號。也稱為「南樂」。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版本編號:2015_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