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墨守成規」。見「墨守成規」條。01.《發財秘訣》第二回:「至於石灣窯貨、不可謂非吾國美術之一、外人至今猶多購之者。然尚墨守舊法、不圖進步。」
參考詞語:「墨守成規」
此處所列為「墨守成規」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墨守成規」係由「墨守」及「成規」二語組合而成。 「墨守」見於《戰國策.齊策六》。據載、戰國時、燕國派兵攻打齊國、攻下齊國七十幾個城池。其中一個叫「聊」的地方、也被燕軍佔領。此時燕國國內情勢混亂、燕將害怕受到牽連、引來殺身之禍、便一直據守在聊城不敢回國。齊國大將田單想要將它收復、但努力一年多都沒有成功。當時齊國有一位叫魯仲連的人、寫了一封信、將它綁在箭上射進城中給燕軍的將領看。信裡的大意是向燕將分析當前的情勢、說有勇之人不應怕死、況且目前燕國情勢混亂、又被趙國圍攻、燕王沒有忠心之臣可以信賴。而燕軍以區區一城的兵力、便能抵擋齊國大軍、固守聊城一年、實在了不起啊!但是齊國是絕對不會放棄聊城的、會堅持到收復為止、這樣還能在這小城裡撐多久呢?勸他不如將這些軍力帶回燕國、不但可以幫助祖國度過難關、又可以建立自己的功績名聲。燕將看了信後、覺得很有道理、便收兵回國了。這裡的典源用了「墨翟之守」。在《墨子》裡記載:故、來比喻燕軍的固守聊城。《墨子》裡記載:有一次、楚國要攻打宋國。當時有名的工匠魯班特地為楚國造了一座雲梯、做為攻城之用。墨子聽了趕緊去找魯班、跟他在楚王面前預演、要證明這座雲梯沒有用處、讓楚王打消攻宋的念頭。墨子用衣帶圈起來當城池、用木板當武器、魯班連用了九種方法進攻都沒有成功、而墨子守禦的方法還有餘。這就是所謂的「墨翟之守」。魯仲連便用這個故事來形容燕將的軍隊、固守聊城就如墨子守城一般、難以攻下。 「成規」則見於《三國志.卷四四.蔣琬等傳》。三國時、蜀漢國君劉備臨終前將國家大事託付諸葛亮、輔佐後主劉禪。而諸葛亮也不付所託、鞠躬盡瘁、死於軍中。諸葛亮的去世原本可能會為蜀漢帶來危機、所幸大臣蔣琬和費褘執政得宜、循著諸葛亮留下來的舊制做事、穩定了國家的情勢。所以《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在兩人的傳記之後說他們兩人一個穩重有威、一個寬容博愛、「承諸葛之成規」、所以邊境和平、社會安樂。後來分取這兩個典源合用成「墨守成規」、用來指固守舊規不肯改變、形容行事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