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用語,三千大千世界的略稱。語出《大智度論.卷七.釋初品中放光》。後用「大千世界」比喻廣闊無邊、千奇百怪的世界。
01.《大智度論.卷七.釋初品中放光》:「以二千中世界為一,一數至千,名三千大千世界。」(源) 02.《法苑珠林》卷二八:「我又一時於初夜中,以淨天眼觀此大千世界,所有無量眾生疑惑,不出是定皆為除疑,令彼眾生各作斯念。」 03.唐.陳子昂〈夏日暉上人房別李參軍崇嗣詩序〉:「開不二之法門,觀大千之世界。」 04.《五燈會元.卷二○.天童曇華禪師》:「正當十五日,東海鯉魚,打一棒雨似盆傾。直得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眾生,悉皆歡喜。」 05.《景德傳燈錄.卷三○.永嘉真覺大師證道歌》:「大千世界海中漚,一切聖賢如電拂。」 06.明.屠隆《曇花記》第三○齣:「我綽消丸是巧舌,祖師能化盡三千大千世界,須化不得我三寸舌頭。」 07.清.黃遵憲〈庚午中秋夜始識羅少珊〉詩:「大千世界共此月,今夕只照人兩三。」 08.《聊齋志異.卷六.江城》:「每見天下賢婦十之一,悍婦十之九,亦以見人世之能修善業者少也。觀自在願力宏大,何不將盂中水灑大千世界也?」 09.《鏡花緣》第一○○回:「小說家言,何關輕重!消磨了三十多年層層心血,算不得大千世界小小文章。」
比喻廣闊無邊、千奇百怪的世界。
近義:花花世界
參考詞語:「三千世界」
在佛經裡記載一種「三千大千世界」的宇宙觀,「三千世界」為一佛教化的世界,以須彌山為中心,七山、八海、四大洲圍繞著它,成為一個小世界。千個小世界則為「小千世界」、千個小千世界為「二千中世界」、千個二千中世界即為「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為小世界的百億倍,是一個無窮盡的世界。「大千世界」冠上「三千」的原因是,它由「小千」、「中千」、「大千」三種「千」而成。後來簡稱為「大千世界」,用來比喻廣闊無邊、千奇百怪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