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愚公移山

ㄩˊ ㄍㄨㄥ ㄧˊ ㄕㄢ
  1. 相傳古代有個愚公為了疏通道路,率領家人子孫鏟移家門前阻擋通路的大山。後遂以愚公移山比喻努力不懈,不畏艱難的態度
    [例]他們本著愚公移山的精神,逐步推動這項艱鉅的工作。

愚公移山

ㄩˊ ㄍㄨㄥ ㄧˊ ㄕㄢ
  1. 相傳北山愚公苦於家門前有太形、王屋二山阻攔出路,因而率領子孫挖掘土石,決心鏟平二山。後天帝為其真誠所感動,於是命夸蛾氏二子背負二山,移去他地。見《列子.湯問》。後以愚公移山比喻努力不懈,不畏艱難,自能成事。如:「這件事確實不易,但如果效法愚公移山的精神,還怕不會成功嗎?」清.黃宗羲〈張蒼水墓誌〉:「愚公移山,精衛填海,常人藐為說鈴,賢聖指為血路也。」

愚公移山

ㄩˊ ㄍㄨㄥ ㄧˊ ㄕㄢ

傳說北山愚公苦於家門前有太形、王屋二山阻攔出路,因而率領子孫挖掘土石,決心鏟平二山。典出《列子.湯問》。後用「愚公移山」比喻努力不懈,終能達成目標。或比喻效率不佳。

用法

01.宋.張耒〈山海〉詩:「愚公移山寧不智,精衛填海未必癡。深谷為陵岸為谷,海水亦有揚塵時。」 02.《文史通義.內篇六.假年》:「不知專業名家,而泛然求聖人之所不能盡,此愚公移山之智而同斗筲之見也。」 03.清.黃宗羲〈兵部左侍郎蒼水張公墓誌銘〉:「愚公移山,精衛填海,常人藐為說鈴,賢聖指為血路也。」

比喻努力不懈,終能達成目標。&比喻效率不佳。

例句

  1. 用在「意志堅定」的表述上。&用在「效率不高」的表述上。

辨識

近義:有志者事竟成精衛填海鐵杵磨針

反義:半途而廢

典故說明

傳說太行、王屋二山本在河南、漢水之間,二山之北住了一位愚公,年紀已將近九十歲了。因為苦於大山攔阻出入不便,有一天,召集了兒孫,說:「這兩座大山擋在家門口,讓我們出入十分不方便,我想和你們一起合作,把山剷平,不知道你們同不同意?」大家一致表示同意,可是愚公的妻子卻說:「以你的力量,連魁父那樣的小山丘都損毀不了,怎麼可能剷平太行、王屋那樣的大山?何況你要把剷除土石放在哪裡?」大家便提議,可以將土石丟到海裡去。解決了放置土石的問題,愚公就率領他的兒孫開始進行移山的工作。這時,住在黃河水流拐彎處的智叟聽到消息後,就笑著阻止愚公,說:「你真笨啊!你已經那麼老了,時日無多,怎麼可能把山移走呢?」愚公嘆了一口氣,說:「你的想法真是笨啊!我雖然死了,還有我的兒子,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曾孫,如此世世代代繁衍不息,可以不斷移山。山又不會長高,怎麼可能剷不平呢?」智叟對愚公的反駁無言以對。山神知道了這件事後,非常害怕山真的會被愚公剷平,便向天帝報告了這件事。天帝被愚公的熱忱與毅力感動,便命令大力士夸蛾氏的兩個兒子,把兩座山搬走。於是愚公的心願達成了,從此河南到漢水一帶再也沒有大山阻隔。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愚公移山」,用來比喻努力不懈,終能達成目標;或比喻效率不佳。

書證

  1. 當年橫貫公路的開挖,正是現代版的愚公移山。
  2. 做事如果有愚公移山的精神,遇到再大的困難也不怕。
  3. 你想要獨力完成這件事,恐怕非得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不可。
  4. 這件事確實不易,但我們如果效法愚公移山的精神,還怕不會成功嗎?
  5. 可別笑我笨,我將學愚公移山的精神,利用餘生來編寫一部理想的辭典。
  6. 我希望你有耐心和毅力,再困難的事,都能像愚公移山一樣,努力完成。
  7. 只要憑著愚公移山的精神,不要說一條橫貫公路,就是十條也可以開闢成功。
  8. 現代挖隧道還用鎯頭慢慢敲?那不是和愚公移山沒兩樣?
  9. 現代管理科學講究效率,不是每樣事情都用愚公移山的傻勁就值得讚賞。

有提到「愚公移山」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