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義憤填膺」。見「義憤填膺」條。01.唐.趙元一《奉天錄》卷三:「築壘清野、秣馬訓兵、憤氣填胸、誓雪國恥。」
參考詞語:「義憤填膺」
此處所列為「義憤填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義憤填膺」係由「義憤」及「填膺」二語組合而成。 「義憤」見於《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列傳.序》、〈逸民列傳〉是記敘東漢時品行高節、隱居不仕的人、作者范曄在序中寫明為這些人立傳的原因。西漢末年時、王莽篡位、士人內心都充滿了「義憤」、卻無法表達出來、見到傳統文化被破壞殆盡、都不願再出來為國家盡力、紛紛隱居起來。即使後來漢光武帝禮聘他們、也不願意出仕、更不用說到了東漢中後期、小人當道的時候了。這種高尚的品行是值得為他們立傳的。 「義憤」是指士人見到漢室衰微、以致王莽有機可乘、奪取政權、心裡充滿了正義的憤怒。 「填膺」則見於唐.高適〈餞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嶺南〉詩、這是唐代的邊塞詩人高適替朋友餞別寫的一首詩、說從前看到朋友有才能卻不受重用、一直為他感到委屈。今日友人有機會為官、徵召的命令也下來了、這位朋友必須立刻前往嶺南上任。高適除了不捨之外、也叮嚀他到異地應注意的事情。詩中的「氣填膺」指的就是因朋友的懷才不遇感到不平、氣憤填滿胸中。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義憤填膺」、指胸中充滿因正義而激起的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