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春風吹拂,化育萬物。語出漢.劉向《說苑.卷五.貴德》。「化雨」,雨水灌育草木。語本《孟子.盡心上》。「春風化雨」指適合草木生長的和風及雨水,亦用於比喻師長和藹親切的教導。 △「春風風人」、「夏雨雨人」
01.清.尹會一〈上孫靜軒先生書〉:「側聞視學京畿,以大儒經世之業,普春風化雨之施。」 02.《兒女英雄傳》第三七回:「驥兒承老夫子的春風化雨,遂令小子成名,不惟身受者心感終身,即愚夫婦也銘佩無既。」 03.《品花寶鑑》第四九回:「老師春風化雨之中,豈生莠草?」
指適合草木生長的和風及雨水。&比喻師長和藹親切的教導。
反義:誤人子弟
參考詞語:「時雨春風」
「春風化雨」係由「春風」及「化雨」二語詞組合而成。 「春風」是出自漢.劉向《說苑.卷五.貴德》,根據記載,孟簡子曾經在梁和衛當過宰相,獲罪後逃亡齊國,管仲前來迎接並且問在梁和衛時門下有多少人?至今還跟隨在身邊的有幾人?孟簡子回答說從前門下有三千使者,現在只剩三人跟在我身邊。其中兩個是因為在沒錢時,我出錢幫他們埋葬父親和母親,另一個是因兄長被關,我代為出力營救。管仲聽了之後,上車時感嘆說:「如果我不能像春風給人感化和恩澤,也不能像夏雨一樣及時加惠於民,我必定會失敗。」「化雨」則是出自《孟子.盡心上》,內容是寫君子有種教人的方法,分別是像及時雨一樣及時的潤育教化、成就他的德行、通達他的才能、應答他的問題以及沒有在門下受業,但私自以君子的言行為榜樣,來培養自身這五種。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春風化雨」,用來指適合草木生長的和風及雨水;亦用於比喻師長和藹親切的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