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東食西宿

ㄉㄨㄥ ㄕˊ ㄒㄧ ㄙㄨˋ
  1. 齊國女子因利之所趨,同時嫁與兩家,而東家食、西家宿的故事。見《藝文類聚.卷四○.禮部下》引《風俗通》。後用以比喻貪得無厭的人,企圖兼有兩利。《聊齋志異.卷一一.黃英》:「黃英笑曰:『東食西宿,廉者當不如是。』馬亦自笑,無以對,遂復合居如初。」也作「東家食西家宿」。

東食西宿

ㄉㄨㄥ ㄕˊ ㄒㄧ ㄙㄨˋ

在東家吃飯、到西家過夜。比喻企圖兼有兩利、貪得無厭。語本漢.應劭《風俗通義》逸文。

用法

比喻企圖兼有兩利、貪得無厭。

用在「貪圖多利」的表述上。

例句

  1. 他只知東食西宿、占盡便宜、一點道義沒有
  2. 像他這樣東食西宿、哪裡有好處就往哪裡鑽、真是要不得
  3. 婚姻本來就無百分百、除非東食西宿、否則哪來一切理想的對象
  4. 他以為東食西宿可以佔盡便宜、沒想到卻失去所有人的信任、真是得不償失。
  5. 感情之事不比其他、像妳這樣期盼東食西宿、幾個男友捨不得放棄、最後必定落得一場空

辨識

近義:狼貪鼠竊貪得無厭

參考詞語:「西食東眠

典故說明

「東食西宿」這句成語用來比喻企圖兼有兩利、貪得無厭。傳說戰國時齊國有個女子、同時有兩家的男子追求她。東家的男子相貌醜陋但很富有、西家的男子容貌俊秀卻家境貧寒。女子的父母猶豫不決、不知該將她嫁給誰。於是問女兒的意見、告訴她:想嫁哪一家、就露出哪邊的手臂。沒想到女子聽後把兩臂都伸出來、父母覺得奇怪、問她原因、她回答說:「我想兩家都嫁!東家有錢、我嫁到她們去吃飯;西家長得英俊、我嫁到他家去過夜、這樣不是很好嗎?」後來「東食西宿」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企圖兼有兩利、貪得無厭。

書證

  1. 清.錢謙益〈康文初六十序〉:「有人於此、視諸公之乘轅而反之、朝秦而暮楚、東食而西宿、曰:余曷不至於公卿?」
  2. 《聊齋志異.卷一一.黃英》:「東食西宿、廉者當不如是。」

在其他地方搜尋「東食西宿」

有提到「東食西宿」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