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得不是時候。比喻遇不到好時機,命運坎坷。語本《詩經.大雅.桑柔》。 △「生適逢辰」
01.宋.樓鑰《攻媿集.卷七八.跋韓熙載投吳狀》:「熙載文華擅一時,南唐諡以文靖。此狀雖挾戰國縱橫之氣,不脫五季萎苶之體,然詞翰俱勝,惜乎生不逢辰,崎嶇危亂中。」 02.宋.虞儔〈祖贈奉直大夫攄贈太子少傅制〉:「某官祖某,擅一鄉之評,鍾九華之秀,樂天知命,豈其生不逢辰,鏟彩理光,蓋亦才難大用!」 03.宋.陳著〈與單君範書〉:「某生不逢辰,心事難照。瀟瀟小塾,琴書肯臨。昕夕聽教,如風雨中雞相應,如霜月夜鶴相聞。」 04.宋.吳泳〈撫機弟墓誌〉:「人謂吳氏種德藝學,至四世滋大也。生不逢辰,適與禍會,或死於兵,或死於疫,或死王事。」 05.元.宋褧〈定軒先生張君墓碣銘〉:「銘曰:『嗟哉張君,德備行醇。生不逢辰,沒齒於鄉里之善人;昭昭不泯,猶幸其子之有傳。』」 06.明.張岱〈公祭張亦寓文〉:「蓋亦寓具用世人才,生不逢辰,貧病相尋,齎志以老。」 07.清.陳啟源《毛詩古編.卷五.王.丘中有麻》:「〈采葛〉,懼讒也;〈丘中有麻〉,思賢也。……獨惜子國、嗟賢而被放,已為生不逢辰,幸而遺澤在人,風詩顯其姓氏。」
比喻遇不到好時機,命運坎坷。
近義:時運不濟
參考詞語:「生不逢時」
《詩經》是一部詩歌總集,大抵收錄周初至春秋中葉的作品,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人民思想和情感。〈大雅.桑柔〉一詩描述的是戰亂之中百姓的流離失所,以及蒼生憂傷哀痛的心情。其中一段如此寫著:真是無限的悲痛啊!我思念著家園故土。難道是生得不是時候,偏偏遇到了上天盛怒,降下了災禍。天地之間無窮廣大,卻找不到一處可安身的所在啊!這首詩也有人以為是周厲王的大臣芮良夫諷刺厲王的詩,作者藉詩反映當時君王無道,小人掌權,人民陷於水深火熱的景況。後來「生不逢辰」這句成語就從「我生不辰」詩句演變而出,用來比喻遇不到好時機,命運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