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流離失所

ㄌㄧㄡˊ ㄌㄧˊ ㄕ ㄙㄨㄛˇ
  1. 轉徙離散,沒有安身的處所。
    [例]洪水沖毀了村中的房舍,許多人因而流離失所。

流離失所

ㄌㄧㄡˊ ㄌㄧˊ ㄕ ㄙㄨㄛˇ
  1. 轉徙離散,沒有安身的住所。《醒世姻緣傳》第一七回:「通州的百姓全靠了這個過活,並無一個流離失所的人。」

流離失所

ㄌㄧㄡˊ ㄌㄧˊ ㄕ ㄙㄨㄛˇ

流離」,流亡離散語出《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上》。「失所」,無處安身語出漢.李陵〈與蘇武〉詩三首之一。「流離失所」形容轉徙離散,無處安身。 「百六之會」、「陽九之阸」、「顛沛流離

用法

形容轉徙離散,無處安身。

用在「困頓漂泊」的表述上。

例句

  1. 政府將流離失所的災民安頓在組合屋中。
  2. 要不是因為天災地變,有誰願意流離失所呢?
  3. 這場戰爭要是真的爆發,必有成千上萬的人會流離失所。
  4. 災變過後首要做的事是安頓災民,不要讓他們流離失所。
  5. 當年戰禍連年,不知有多少家庭被迫遠走他鄉,流離失所。
  6. 兩交戰國邊境擁入大批流離失所的難民,讓聯合國官員十分頭痛。

辨識

近義:顛沛流離

反義:安居樂業

參考詞語:「失所流離、流移失所、流寓失所

典故說明

「流離失所」係由「流離」及「失所」二語組合而成。 「流離」是出自《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上》。西漢末年,王莽篡位,建立新朝。先是貶抑外族,開啟戰端;之後又一味仿古,更改既有的制度法令,一時間天下動蕩不安。在位末年,因遇到乾旱,穀物歉收,使得百姓生活陷入困境,造成幾十萬流民轉入關中,對此王莽下詔為自己辯護說:自己因為遭到厄運,連帶作物遭受霜害和蝗災,以致連年災荒,又有外族侵犯,盜賊群起,結果造成百姓流亡離散。 「流離」的典源又見《漢書.卷四五.蒯伍江息夫傳.蒯通》、《漢書.卷八三.薛宣朱博傳.薛宣》。〈蒯通傳〉內容則是表述謀士蒯(ㄎㄨㄞˇ)通為齊王韓信分析天下局勢,說到劉邦和項羽相爭多年,造成人民慘死,流亡離散荒野。因而建議齊王韓信發揮手握重兵的影響力,進而與楚、漢三足鼎立。〈薛宣傳〉內容則是表述漢成帝責備薛宣在六年宰相任內,怠忽職守,導致國家穀倉空虛,使得百姓挨餓,流亡離散各地,幾萬人因此生病而死。 「失所」則是出自漢.李陵〈與蘇武〉詩。漢武帝時,將軍李陵以五千步兵和匈奴十餘萬人對抗,戰到最後,不敵匈奴,只好投降。家人受到連累,全部被處死,從此他便留在匈奴,到死都沒有回到漢朝。這期間,奉命出使匈奴而被拘留的蘇武,和他結為好友。蘇武回漢朝時,李陵寫了三首〈與蘇武〉詩,訴說與知心的朋友分別,難再相見的心情。其中,用「雲被風吹得四處飄蕩,失去了居所」來形容自己飄零的身世和朋友從此分隔兩地的無奈。後來「流離」和「失所」被合用成「流離失所」,用來形容轉徙離散,無處安身。

書證

  1. 宋.朱熹《詩經集註.卷二.國風.兔爰》:「世衰民散,有去其鄉里家族而流離失所者,作此詩以自歎。」
  2. 《金史.卷九八.完顏匡列傳》:「今已四月,農事已晚,邊民連歲流離失所,扶攜道路,即望復業,過此農時,遂失一歲之望。」
  3. 《封神演義》第六○回:「為君者當愛養百姓,聽納忠言,豈可暴虐無辜,使天下之人流離失所,困苦顛連,各有怨叛之心?」
  4. 清.吳熾昌《客窗閒話.卷四.劉智廟》:「劉智者,不知何許人,不事生產,而性好施捨。家資蕩然,妻孥無存,流離失所。」
  5. 《中國現在記》第二回:「只指望老師把這件事挽回過來,叫一般念書的不至流離失所。」
  6. 《清史稿.卷一二○.食貨志一》:「沿海各省所屬島嶼,多有內地民人安居樂業。若遽飭令遷移,使數十萬生民流離失所,於心何忍。」

在其他地方搜尋「流離失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