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出乎反乎

ㄔㄨ ㄏㄨ ㄈㄢˇ ㄏㄨ

猶「出爾反爾」。見「出爾反爾」條。01.《封神演義》第一一回:「詔赦已出,眾臣皆知,豈有出乎反乎之理?」
02.《太平天國資料文書.李秀成諭李昭壽》:「誠本主將不識人,自己愛將,徒教爾行仁,勸爾從善,誰料爾出乎反乎,辜負我一片同仁同義之心矣。」

辨識

參考詞語:「出爾反爾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出爾反爾」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孟子.梁惠王下》載,春秋時,鄒國與魯國爭戰,鄒國人民皆不願為國家效死,讓鄒穆公非常的生氣與無奈。孟子告訴他說:「你的人民之所以如此,那是因為當他們遭遇饑荒時,官吏們對朝廷隱瞞災情,任由災民流離失所,餓倒街頭,現在他們當然會用這樣的態度回報。曾子不是曾警惕人說:『你現在所做的事情,將會同樣的回報在你身上。』若是您從此施行仁政,未來人民一定也會有相對的報答。」後來「出爾反爾」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你怎麼對待別人,別人也會怎麼待你。今則多用以比喻人的言行前後反覆,自相矛盾。

書證

  1. 《封神演義》第一一回:「詔赦已出,眾臣皆知,豈有出乎反乎之理?」
  2. 《太平天國資料.文書.李秀成諭李昭壽》:「誠本主將目不識人,自己愛將,徒教爾行仁,勸爾從善,誰料爾出乎反乎,辜負我一片同仁同義之心矣。」

在其他地方搜尋「出乎反乎」

有提到「出乎反乎」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