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寫字、畫圖的用具。如:「毛筆」、「鋼筆」、「蠟筆」、「水彩筆」。《太平廣記.卷一五八.陰君文字》引《玉堂閒話》:「以筆墨畫紙,作九個圍子。」《儒林外史》第五五回:「他取了一管敗筆,蘸飽了墨,把紙相了一會,一氣就寫了一行。」
筆畫。如:「起筆」、「筆順」、「走筆至此」。《晉書.卷八○.列傳.王羲之》:「論者稱其筆勢,以為飄若浮雲,矯若驚龍。」《兒女英雄傳》第二九回:「一面想,一面看那匾上的字,只見那縱橫波磔,一筆筆寫的儼如鐵畫銀鉤。」
文章、書畫等創作的技巧。漢.王充《論衡.自紀》:「口辯者其言深,筆敏者其文沉。」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一七.書畫》:「江南中主時,有北苑使董源善畫,尤工秋嵐遠景,多寫江南真山,不為奇峭之筆。」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六:「有柟木版揭梁間甚大,書杜詩,筆亦雄勁,體雜顏、柳,不知何人書,墨挺然出版上甚異。」
文章、書畫等創作作品。如:「驚人之筆」。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一七.書畫》:「藏書畫者,多取空名,偶傳為鍾、王、顧、陸之筆,見者爭售,此所謂『耳鑒』。」
古稱無韻、實用之文為「筆」。《南史.卷五七.列傳.沈約》:「謝玄暉善為詩,任彥昇工於筆,約兼而有之,然不能過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總術》:「今之常言,有文有筆,以為無韻者筆也,有韻者文也。」
量
計算漢字筆畫數的單位。如:「『文』這個字共有四筆。」
計算書面文辭所記錄事項的單位。如:「這兩筆資料錯誤。」「歷史上會記上一筆。」《元刊雜劇三十種.新編岳孔目借鐵柺李還魂》:「案卷里添一筆便違條。」
計算金錢、款項、交易等的單位。如:「一筆錢」、「今日談成兩筆生意。」《儒林外史》第五二回:「到三個月上,毛二鬍子替他把這一筆銀子討回,銀色又足,平子又好,陳正公滿心歡喜。」《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六回:「這筆款子等你的爸爸死了,就本利一律清算歸還。」
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