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美好。[例]良師、良友、優良
善良的人。[例]除暴安良
天生本能的。[例]良知、良能、良心
很、甚、非常。[例]良久、感觸良多、用心良苦
確實、果然。[例]良如所言、良有以也
《國語辭典簡編本》版本編號:2014_20250326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使用說明
形
善、美好。如:「良師」、「優良」、「良宵」。《楚辭.屈原.九歌.東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
賢明。如:「賢良」。唐.韓愈〈原毀〉:「嘗試語於眾曰:『某良士,某良士。』其應者必其人之與也。」
天生的、本能的。如:「良知」、「良能」。
名
善良的人。如:「除暴安良」。《史記.卷一○六.吳王濞傳》:「誅罰良善,日以益甚。」
姓。如春秋時鄭國有良霄。
副
確實、果然,表示肯定。《史記.卷四三.趙世家》:「諸將以為趙氏孤兒良已死,皆喜。」《文選.曹丕.與吳質書》:「古人思炳燭夜遊,良有以也。」
很、甚。如:「良久」、「感觸良多」。《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仁兄所見良是。」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版本編號:2015_2025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