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附。[例]剪貼、張貼、貼郵票
挨近、接近。[例]貼近、貼身、緊貼
補助。[例]貼補、貼現
虧損、賠損。[例]倒貼、貼老本
適切、妥當。通「帖」。[例]妥貼、貼切
《國語辭典簡編本》版本編號:2014_20241226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使用說明
動
黏附。如:「貼郵票」、「張貼」、「剪貼」。《紅樓夢》第五回:「寶玉抬頭,先看見一幅畫貼在上面,畫的人物甚好。」
挨近、接近。如:「緊貼」、「貼身」、「貼近」。宋.晏殊〈拂霓裳.樂秋天〉詞:「風日好,數行新雁貼寒煙。」
順服、服從。如:「部屬們對他十分服貼。」
補助。如:「補貼」、「貼現」、「哥哥每月貼他五十元。」
虧損、賠損。如:「倒貼」、「他貼了老本,還是無法挽救這家公司。」
在電腦應用程式中將此畫面的資料剪下,拷貝到另一畫面的動作。為英語paste的意譯。
質押、典當。唐.李嶠〈諫建白馬坂大像疏〉:「亦有賣舍貼田,以供王役。」
形
適切、妥當。如:「妥貼」、「貼切」。
名
戲劇角色中正旦以外的次要旦角稱為「貼」。元曲中稱為「貼旦」、「副旦」,明傳奇稱為「貼」。
一種油炸或火烤成的食物,底部焦香,表面熟軟。如:「鍋貼」。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版本編號:2015_2024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