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駑馬十駕

ㄋㄨˊ ㄇㄚˇ ㄕˊ ㄐㄧㄚˋ
  1. 駑馬,劣馬。十駕,用馬拉車,一天叫做一駕,十駕就是積十天的路程。良馬一天能跑千里,劣馬十天也能跑千里。語出《荀子.勸學》:「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比喻才智平庸的人,若能努力不懈,也能趕得上聰明的人。也作「駑馬十舍」。

駑馬十駕

ㄋㄨˊ ㄇㄚˇ ㄕˊ ㄐㄧㄚˋ

駑馬,劣馬。駕,用馬拉車,一天叫做一駕。「駑馬十駕」指劣馬拉車十天,也可以跑得很遠。比喻才智平庸的人,若能努力不懈,也能趕得上聰明的人。語出《荀子.勸學》。

用法

01.《荀子.勸學》:「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源) 02.唐.楊筠松《疑龍經.疑龍十問.三問公位盛衰疑龍如何》:「騏驥千里迸一日,駑馬十駕亦追至。」 03.宋.李流謙〈上查總卿啟〉:「敢不勉駑馬十駕之力,庶幾及跛鱉千里之功。」 04.宋.戴栩〈通趙倅啟〉:「鷦鷯一枝,方喜受廛於樾蔭;駑馬十駕,尚期問政於瓜時。」 05.宋.葛立方〈謝校書郎啟〉:「鼷鼠五技而窮,巳羞往躅;駑馬十駕亦及,尚勉前修。」

比喻才智平庸的人,若能努力不懈,也能趕得上聰明的人。

辨識

參考詞語:「十駕莫及、十駕難及、駑馬十舍

典故說明

荀子(西元前313~前238),名況,字卿,趙國人,是戰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時人尊稱為荀卿。荀子是儒家思想代表之一,但他和孟子對於人的本性有著不同的認知:孟子主張「性善」,荀子則主張「性惡」。荀子認為人的本性有惡的一面,因此必須加強教育,重視後天的學習,於是撰寫〈勸學〉以強調學習的重要。文章中說到:堆積土石成為高山,風雨就從這裡興起;匯積水流成為深淵,蛟龍就從這裡產生積累善行養成高尚的品德,自然就會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聖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一步一步地積累行程,無法到達千里之遠;不積累細小的溪流,就沒有辦法匯成江河大海。再好的駿馬,即使多麼會跑,也沒辦法一躍就有十步之遠;而劣馬拉車雖然跑得慢,但經過十天,也能到達很遠的地方,能有如此成果,正來自堅持不懈。比如人在雕刻的時候,如果只刻了一兩刀就停下來,縱然是已經腐朽的木頭,也無法把它刻斷,但是如果堅持不懈怠地一直刻下去,即便是堅硬的金屬、玉石,也能被雕刻成想要的樣子。荀子用這段話強調努力學習的重要。另外荀子也在〈修身〉裡同樣說到:駿馬一天能跑千里,駑馬只要堅持地跑十天,一樣能趕上駿馬,說明只要勤奮不懈,終能成功。後來原文中的「駑馬十駕」被摘出,成為一句成語,比喻才智平庸的人,若能努力不懈,也能趕得上聰明的人。

書證

  1. 逐夢沒有捷徑,惟有駑馬十駕、努力不懈才能實現。
  2. 所謂駑馬十駕,凡事只要鍥而不舍,成功之日終將來到。
  3. 並非我聰明過人,而是駑馬十駕的毅力讓我獲得今日的成就。
  4. 所謂勤能補拙,靠著駑馬十駕的功夫,他最終考上了頂尖大學。
  5. 他雖然資質不高,但只要能秉持駑馬十駕的精神,必定可以迎頭趕上。

有提到「駑馬十駕」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