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千里
ㄧ ㄖˋ ㄑㄧㄢ ㄌㄧˇ (變) ㄧˊ ㄖˋ ㄑㄧㄢ ㄌㄧˇ
一日能行千里之遠。形容良馬跑得很快。#語本《莊子.秋水》。後亦用「一日千里」形容速度極快。亦用於比喻進步極快或進展迅速。或比喻人才出眾。
用法
形容速度很快。&比喻進步極快或進展迅速。褒義。
用在「疾迅快速」的表述上。&用在「進展神速」的表述上。
例句
- 《水滸傳》有位神行太保、走路速度一日千里。
- 現代飛機的速度、用「一日千里」已不足以形容它的快。
- &
- 在有效的管理下、公司業務的發展一日千里。
- 自從政府推動十大建設後、國家的發展一日千里。
- 電腦科技發展一日千里、汰舊更新的速度快得驚人。
- 因應時代的需求、服務業的發展頗有一日千里之勢。
- 現在的航太工業發展一日千里、隨時都有新技術推出。
- 突破了學習的心理障礙後、她的進步可以說是一日千里。
- 只要你肯下定決心、英語的聽寫能力一定可以一日千里。
- 當我把工作技術成功升級後、工作效率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向上成長。
辨識
近義:日新月異、日新月盛、突飛猛進
反義:一落千丈
典故說明
大哲學家莊子曾經寫了一篇〈秋水〉來說明萬物齊一的道理、裡頭舉了許多例子:同樣是禪讓天下、堯舜就能稱帝、而之、噲(ㄎㄨㄞˋ)就被滅亡;同樣是用兵爭天下、湯武就能稱王、而白公就失敗。可見「禪讓而稱帝」、「兵爭而稱王」、因時而變、不能作為為常態來看。又例如:大屋的梁柱可以取來衝撞城門、但卻無法用來填充小孔穴、這是因為不同的器物有不同的功用。騏驥(ㄑㄧˊ ㄐㄧˋ)和驊騮(ㄏㄨㄚˊ ㄌㄧㄡˊ)都是千里馬、一日可跑千里之遠、但要他們捕捉老鼠卻就不如野貓、這是因為千里馬與野貓專長不同的技藝。貓頭鷹在黑夜裡可以抓到微小的跳蚤、看到細小的毫毛、但一到白天、即使張大眼睛也看不到龐大的山丘、這是因為他特有的性能。從這些例子可以得知、萬物從其各自擁有的特長去看、當然都具有「有用的能力」、但是換個角度、就可以發現每樣事物也都有它「無用的地方」。所以觀察事情、不能只守住一個立場、那只會得到一偏的結論。要試著超越「有無」、「治亂」等這些觀念、試用齊一的眼光來看萬物、才能漸漸突破原有堅持的偏見。後來這裡的「一日馳千里」、演變成「一日千里」這句成語、用來形容馬跑得很快、亦用於形容速度極快或比喻進步極快或進展迅速。另外還可用來比喻人才出眾、如《後漢書.卷六六.陳王列傳.王允》中便記載了東漢時的王允、才智出眾、卓越超群、同郡的名士郭泰見到他時、曾讚嘆道:「王生一日千里、王佐才也。」就是說:王允像是千里馬一樣的與眾不同、絕對是個輔佐君王的人材!
書證
- 《呂氏春秋.不苟論.博志》:「驥一日千里、車輕也;以重載則不能數里、任重也。」
- 《史記.卷五.秦本紀》:「徐偃王作亂、造父為繆王御、長驅歸周、一日千里以救亂。」
- 《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下》:「又博募有奇技術可以攻匈奴者、將待以不次之位。言便宜者以萬數:……或言能飛、一日千里、可窺匈奴。」
- 《後漢書.卷六六.陳王列傳.王允》:「同郡郭林宗嘗見允(王允)而奇之、曰:『王生一日千里、王佐才也。』」
- 《魏書.卷六三.宋弁列傳》:「曾至京師、見尚書李沖、因言論移日。沖竦然異之、退而言曰:『此人一日千里、王佐才也。』」
- 《南史.卷三八.柳元景列傳》:「王儉謂人曰:『柳氏二龍、可謂一日千里。』」
- 唐.楊炯〈司馬上柱國隴西李景悟贊〉:「士元之才、一日千里。」
- 《新唐書.卷一三八.蘇瓌列傳》:「吏部侍郎馬載曰:『古稱一日千里、蘇生(蘇頲)是已。』」
- 《宋史.卷四四四.文苑列傳六.黃庭堅》:「黃庭堅字魯直、……舅李常過其家、取架上書問之、無不通、常驚、以為一日千里。」
- 宋.樓鑰《攻媿集.卷八九.華文閣直學士奉政大夫致仕贈金紫光祿大夫陳公行狀》:「勉之學、益自刻苦、有一日千里之敏。」
- 宋.鄧樁《畫繼.卷五.覺心》:「後因宣和待詔、一人因事匿香山、心得其山水訣、一日千里。」
- 《金史.卷一二五.文藝列傳上.胡礪》:「昉(韓昉)嘗謂人曰:『胡生(胡礪)才器一日千里、他日必將名世。』」 13.《明史.卷二九九.方伎列傳.張三丰傳》:「張三豐、遼東懿州人、……書經目不忘、游處無恆、或云能一日千里。」
《成語典》版本編號:2020_20241226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使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