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三絕韋編

ㄙㄢ ㄐㄩㄝˊ ㄨㄟˊ ㄅㄧㄢ
  1. 比喻勤奮好學。參見韋編三絕」條。元.鮮于必仁〈折桂令.送朝昏雪案螢燈〉曲:「送朝昏雪案螢燈。三絕韋編,萬古群經。」

三絕韋編

ㄙㄢ ㄐㄩㄝˊ ㄨㄟˊ ㄅㄧㄢ

猶「韋編三絕」。見「韋編三絕」條。01.宋.朱熹〈易〉詩二首之一:「須知三絕韋編者,不是尋行數墨人。」02.元.鮮于必仁〈折桂令.送朝昏雪案螢燈〉曲:「送朝昏雪案螢燈。三絕韋編,萬古群經。」

辨識

參考詞語:「韋編三絕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韋編三絕」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記載孔子晚年對《易經》這本古書很有興趣,它是一本深奧難懂的書,孔子一次一次地反覆研讀,直到讀懂為止。《史記》記載這件事是,用「韋編三絕」來形容孔子的用功程度。「」是熟牛皮。古代還未發明紙的時候,字是寫在竹簡上的,然後用牛皮帶編起來。「」是斷的意思。孔子鑽研《易》時,不斷翻閱,以致於編綴竹簡的皮帶都斷了好幾次。後來「韋編三絕」就被用來比喻讀書勤奮努力。

書證

  1. 宋.朱熹〈易〉詩二首之一:「須知三絕韋編者,不是尋行數墨人。」
  2. 元.鮮于必仁〈折桂令.送朝昏雪案螢燈〉曲:「送朝昏雪案螢燈。三絕韋編,萬古群經。」

在其他地方搜尋「三絕韋編」

有提到「三絕韋編」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