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不假思索」。見「不假思索」條。01.宋.朱熹〈讀蘇氏紀年〉:「至於天下何思何慮、正謂雖萬變之紛紜、而所以應之各有定理、不假思慮而知也。」
參考詞語:「不假思索」
此處所列為「不假思索」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宋人黃榦在寫給好友的一封回信中、提到他細讀《中庸》一書的心得。大意是:《中庸》是子思子在家學中完全了解儒道的本末源流之後才寫成的一本書、書中詳盡闡發了聖賢之道的底細。全書從戒懼謹獨(心懷警戒恐懼謹守慎獨之道)講起、接著談到智仁勇三達德、最後以「誠」字作結。所謂「戒懼謹獨」、既不必勉強費力、也不用思考探求、一念之間、立刻就能體會箇中真意。初學的人果能勤奮懈地奉行把持、便得以完整保全上天賦與的本性。至於所謂「智仁勇」三德、以及「誠」之一字、只要加上講學力行的功夫、也就不難融會貫通了。「不假思索」就是直接摘自信中的一個成語、用於表示不經過思考探求、立即做出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