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付與一笑

ㄈㄨˋ ㄩˇ ㄧ ㄒㄧㄠˋ (變) ㄈㄨˋ ㄩˇ ㄧˊ ㄒㄧㄠˋ

猶「付之一笑」。見「付之一笑」條。01.宋.范成大〈東山渡湖〉詩:「九衢車馬恍昨夢,付與一笑隨飛鴻。」

辨識

參考詞語:「付之一笑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付之一笑」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付之一笑」指在面對無法掌控的事物時,僅是淡淡一笑,表現出不在意的態度。宋代文豪蘇軾在酬和王適的〈次韻王郎子立風雨有感〉詩中便有「願君付一笑,造物亦戲劇」之句。王適為軾弟蘇轍之婿,蘇軾在徐州任官時,王適與其弟王遹(ㄩˋ)皆從其學。後來蘇軾被貶謫,親戚故舊多散去,唯獨王適兄弟不離左右。這首詩的內容,便是詩人處於逆境時,與相知者互相的寬慰與開釋。在面對有限的生命,榮辱由人不由己的狀況,只好安於困窘的物質生活,對這如幻境般不真實的世界,一笑置之。後來「付之一笑」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態度毫不在意,一笑置之。有時表現的是一種豁達的人生觀,如宋人張元幹的〈永遇樂.飛觀橫空〉詞:「曲屏端有,吹簫人在,同倚暮雲清曉。乘除了、人間寵辱,付之一笑。」有時表現的是一種不在意事情的應付態度,如《程乙本紅樓夢》第三○回:「別人總沒解過他們四個人的話來,因此,付之一笑。」

書證

  1. 宋.范成大〈東山渡湖〉詩:「九衢車馬恍昨夢,付與一笑隨飛鴻。」

在其他地方搜尋「付與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