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低心下氣

ㄉㄧ ㄒㄧㄣ ㄒㄧㄚˋ ㄑㄧˋ

猶「低聲下氣」。見「低聲下氣」條。01.清.戴璐《藤陰雜記.卷二.韓春湖》:「笑當年指望京官好,到如今低心下氣空愁惱。」

辨識

參考詞語:「低聲下氣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低聲下氣」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朱熹論學以居敬窮理為主,集宋代理學之大成。他專為尚未啟蒙的兒童編寫了《童蒙須知》,對於學童日常生活的衣服冠履語言步趨、灑掃清潔、讀書寫字等言行舉止,都有嚴格的規範要求。其中在〈語言步趨〉篇中提到,為人子弟,要「低聲下氣,語言詳緩,不可高言諠鬨,浮言戲笑」。就是說:作人子弟,要尊敬長上,態度要恭順,聲音要柔和,說話要詳細緩慢,不可以高聲諠譁,誇張嘻笑。「低聲下氣」是直接摘自此處的成語用來形容說話恭順小心的樣子

書證

  1. 清.戴璐《藤陰雜記.卷二.韓春湖》:「笑當年指望京官好,到如今低心下氣空愁惱。」

在其他地方搜尋「低心下氣」

有提到「低心下氣」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