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手拈來
ㄒㄧㄣˋ ㄕㄡˇ ㄋㄧㄢˊ ㄌㄞˊ
拈、即「拈提」、禪師舉古例來說法開示。「信手拈來」指隨手引用材料、自如而不費力。◎語出《五燈會元.卷一四.大洪報恩禪師》。後亦用「信手拈來」比喻做事時、隨手而為、毫不費力。
用法
隨手引用材料、自如而不費力。&比喻做事時、隨手而為、毫不費力。
用在「出手成章」、「隨意引用」的表述上。&用在「非常容易」的表述上。
例句
- 他的文思敏捷、信手拈來、總是佳言妙句。
- 這篇作品平實生動、彷彿是從日常生活中信手拈來。
- 王教授十分博學、講起課來總是信手拈來、生動有趣。
- 他熟記許多成語、寫文章時便能信手拈來、毫不費力。
- 他對文史典故非常熟悉、遇到寫作需要時、便可信手拈來。
- &
- 這篇信手拈來的散文、讀來十分生動有趣。
- 他信手拈來地便寫好一幅對聯、字跡十分飄逸。
- 賈島說他的詩「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垂」、可見他的詩句是千錘百鍊、非信手拈來。
辨識
反義:絞盡腦汁、搜索枯腸
參考詞語:「信手拈出、信手拈得」
典故說明
在禪宗史上、德山宣鑒禪師善於用「棒」開釋弟子、臨濟義玄禪師則是精於用「喝」的方式來啟發、故有「德山棒、臨濟喝」之稱、亦合稱為「德山臨濟」。《五燈會元》卷一四記載、大洪報恩禪師在開釋弟子、講解佛法時、提到德山和臨濟禪師。說這兩位禪師說法時、隨手引用各種古例來開示、禪理發揮便能涵括各角落、解說的高明有如聳立千仞的岩壁。讓受啟發的弟子感覺有如在冰河中升起火燄、也有如本已乾枯的樹木重新開滿了花朵。後來「信手拈來」成為一句成語、除用於指隨手引用材料、自如而不費力;亦用以比喻做事時、隨手而為、毫不費力。
書證
- 《五燈會元.卷一四.大洪山報恩禪師》:「昔日德山、臨濟、信手拈來、便能坐斷十方、壁立千仞。直得冰河焰起、枯木花芳。」(源)
- 《五燈會元.卷一四.天寧齊璉禪師》:「官不容針、私通車馬。若到恁麼田地、始可隨機受用。信手拈來、妙應無方。」(源)
-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二三.杜牧之》:「《詩眼》云:『……此詩如禪家所謂信手拈來、頭頭是道者、直書目前所見、平易委曲、得人心所同然、但他人艱難不能發耳。』」
- 宋.嚴羽《滄浪詩話.詩法》:「及其透徹、則七縱八橫、信手拈來、頭頭是道矣。」
- 宋.陸游〈遣興詩〉其二:「床頭亦有閑書卷、信手拈來倦即休。」
- 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四.待士鄙吝》:「阿翁作畫如說法、信手拈來種種佳。」
- 明.王世貞《藝苑卮言》卷一:「文之與詩、固異象同則、孔門一唯、曹溪汗下後、信手拈來、無非妙境。」
《成語典》版本編號:2020_20241226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使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