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入石三分

ㄖㄨˋ ㄕˊ ㄙㄢ ㄈㄣ

比「入木三分」更進一步、故曰「入石三分」。見「入木三分」條。01.唐.亞棲〈論書〉:「凡書通即變、……若執法不變、縱能入石三分、亦被號為書奴、終非自立之體。」

辨識

參考詞語:「入木三分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入木三分」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王羲之、字逸少、東晉會稽人、曾經擔任右軍將軍、因此又稱為「王右軍」。他是古代著名的書法家擅長行、草和楷書。一般而言、秀麗的字體顯得柔弱無力、而蒼勁挺拔的字、又常會顯得厚重剛硬、然而王羲之所寫的字、卻是風格超凡、剛柔並濟、蒼勁豪邁中不失秀麗細緻。經過勤學苦練、筆力更是強健有力、無人能比。據說、有一次皇帝在北郊舉行祭祀的儀式、必須更換原本已寫有祝祭文的木版、工人們在削去王羲之寫過的木版時、發現他的筆跡竟然透入木版有三分之深!由此可見王羲之雄厚強勁的筆力。此事見於南朝宋.羊欣《筆陣圖》。王羲之在三十三歲時寫的〈蘭亭集序〉、以及三十七歲時寫的〈黃庭經〉、一向被譽為書法藝術中最好的小楷範本、後人尊稱他為「書聖」。而羊欣用來形容王羲之筆力的「入木三分」、後來演變成語、用來比喻評論深刻中肯或描寫生動逼真。

書證

  1. 唐.亞棲〈論書〉:「凡書通即變、……若執法不變、縱能入石三分、亦被號為書奴、終非自立之體。」

在其他地方搜尋「入石三分」

有提到「入石三分」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