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冷言冷語

ㄌㄥˇ ㄧㄢˊ ㄌㄥˇ ㄩˇ
  1. 諷刺、譏笑的話。
    [例]受不了親友的冷言冷語,他終於下定決心奮發圖強,如今已成企業界名人。

冷言冷語

ㄌㄥˇ ㄧㄢˊ ㄌㄥˇ ㄩˇ
  1. 諷刺、譏笑的話。《醒世恆言.卷三七.杜子春三入長安》:「只這冷言冷語,帶譏帶訕的,教人怎麼當得!」也作「冷言熱語」。

冷言冷語

ㄌㄥˇ ㄧㄢˊ ㄌㄥˇ ㄩˇ

含有譏諷意味的冷冰冰的話。語出《虛堂和尚語錄.卷二.婺州雲黃山寶林禪寺語錄》。 冷嘲熱諷

用法

含有譏諷意味的冷冰冰的話。

用在「言語譏諷」的表述上。

例句

  1. 你老對別人冷言冷語的,難怪人緣會不好。
  2. 今天他盡是冷言冷語,讓每個人都很不愉快。
  3. 他什麼都不在乎,唯獨受不了家人的冷言冷語。
  4. 請你有話直說,不必這般冷言冷語,語帶譏刺。
  5. 你不參加就算了!何必冷言冷語地壞了大家的興致
  6. 他冷言冷語地說了一大堆,造成現場的人對他都很反感
  7. 他一不高興就板著臉,對人冷言冷語的,任誰都受不了。
  8. 他受了極大刺激,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說話也是冷言冷語。
  9. 由於覺得自己並沒做錯事,因此對於他人的冷言冷語,老王相應不理。
  10. 當年受不了親友的冷言冷語,他下定決心發憤圖強,如今已是成功企業家

辨識

近義:冷語冰人冷嘲熱諷

參考詞語:「冷言熱語、冷言諷語、冷言酸語、尖言冷語

「冷言冷語」及「冷嘲熱諷」都有言語中帶諷刺意味的意思。 「冷言冷語」側重於冷淡的態度與言辭;「冷嘲熱諷」側重於尖酸的嘲笑與譏諷。

冷言冷語 冷嘲熱諷
○ ☓ 你不參加也就算了!何必∼地壞了大家的興致。
☓ ○ 這篇文章針對時事∼,筆鋒十分犀利。

典故說明

」與「」相對,冷冰冰的話,自然不熱情,這種話語,多帶有譏刺嘲諷意味出現「冷言冷語」這句成語較早的文獻,如《虛堂和尚語錄.卷二.婺州雲黃山寶林禪寺語錄》:「山門疏,關著門,盡是自家屋裡,何須冷言冷語,暗地敲人。」山門,是寺院的大門禪師說:「把山門一關,寺裡頭住的都是自家人了,大家何必冷言冷語,暗地裡損人呢?」從最後一句話,可見冷言冷語有暗含譏刺、嘲笑的意味。這句成語有時會轉成冷言酸語」、「冷言熱語」、「尖言冷語」,意思大約相似。

書證

  1. 《虛堂和尚語錄.卷二.婺州雲黃山寶林禪寺語錄》:「山門疏:關著門,盡是自家屋裡,何須冷言冷語,暗地敲人?」(源)
  2. 《醒世恆言.卷二○.張廷秀逃生救父》:「王員外見廷秀冷言冷語,乃道:『賢婿,當初誤聽讒言,一時錯怪了你,如今莫計較罷。』」
  3. 《醒世恆言.卷三七.杜子春三入長安》:「只這冷言冷語,帶譏帶訕的,教人怎麼當得!」
  4. 《鏡花緣》第一八回:「多九公被兩個女子冷言冷語,只管催逼,急的滿面青紅,恨無地縫可鑽。」

在其他地方搜尋「冷言冷語」

有提到「冷言冷語」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