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嘲熱諷
ㄌㄥˇ ㄔㄠˊ ㄖㄜˋ ㄈㄥˋ
形容尖酸、刻薄的嘲笑和諷刺。※語或本清.袁枚《牘外餘言》。
△「冷言冷語」、「冷敲熱罵」、「熱唱冷嘲」
用法
無書證
形容尖酸、刻薄的嘲笑和諷刺。
例句
- 用在「言語譏諷」的表述上。
辨識
近義:冷言冷語、冷嘲熱罵
反義:義正辭嚴
參考詞語:「冷嘲熱謔、冷嘲閑諷、冷譏熱諷」
典故說明
「冷嘲熱諷」原作「冷譏熱諷」。春秋時楚國公子圍篡國弒其君郟敖自立為靈王這件事,人盡皆知,並且都覺得氣憤不平。而晉國大夫們也對這件事議論紛紛,言語尖酸、刻薄,帶著嘲笑和諷刺的意味,這是因為他們有顆公平無私的心。「冷嘲熱諷」與「冷譏熱諷」意同,用來形容尖酸、刻薄的嘲笑和諷刺。
書證
- 這些冷嘲熱諷的話,讓我聽了難以忍受。
- 這篇文章針對時事冷嘲熱諷,筆鋒十分犀利。
- 只要有人不順他的心,他就會冷嘲熱諷地批評對方。
- 這個犀利的評論家,總是以冷嘲熱諷的筆調批評時事。
- 對於別人的困難,我們應該要耐心幫助他,不能對他冷嘲熱諷。
- 老王經常冷嘲熱諷地批評初學者,完全忘了他曾經也一竅不通。
- 小明善嫉,對於別人的成就,不但不能欣賞,反而冷嘲熱諷,批評別人。
《成語典》版本編號:2020_20250324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使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