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義正辭嚴

ㄧˋ ㄓㄥˋ ㄘˊ ㄧㄢˊ
  1. 理由正當,措詞嚴厲。如:「這番義正辭嚴的指責,令他無言以對。」也作「義正詞嚴」。

義正辭嚴

ㄧˋ ㄓㄥˋ ㄘˊ ㄧㄢˊ

義理正當,措詞嚴厲。語本宋.歐陽修〈讀張李二生文贈石先生〉詩。 理直氣壯」、「義正辭約」、「辭順理正」

用法

01.元.吳澄〈故宋鄉貢士金溪于君墓謁銘〉:「誨人家子弟,諄諄善誘,成才者甚眾。所作文章,義正辭嚴,字畫遒勁。」 02.明.宋濂〈使南稿序〉:「吏部考功主事林君元凱,奉使安南。……有若元凱之為使,義正辭嚴足以聳動群聽。凡其國以利相啗之姦,卒無所售,亦可謂不辱君命者矣。」 03.明.卓爾康〈春秋辯義.卷二七.定公二〉:「此役為謝歸田致郈也。齊以致郈見德,叔孫答云:『不令之臣,天下之所惡,君豈以寡君賜?』義正辭嚴,可謂不辱君命矣。」 04.明.屠隆《曇花記》第四三齣:「誰想那夫人冰清玉潔,義正辭嚴,真是成道之器,不免回覆菩薩去也。」 05.《醒世姻緣傳》第八四回:「於是連便道也不回家,跟隨了郭大將軍一直到京。郭大將軍發在錦衣衛勘問,得了本揭做得義正辭嚴,理直氣壯,僅僅問了遣戍。」 06.《繹史.卷八六.孔子類記四.終記》:「定公十年,及齊平,公會齊侯于夾谷,……乃齊復懷詐,孔子歷階以卻之,義正辭嚴,寓折衝於樽俎,罷會歸田,齊之君臣,固心服焉,文事武備之說,猶其後矣。」

義理正當,措詞嚴厲。

例句

  1. 用在「言辭正當」的表述上。

辨識

近義:仗義執言理直氣壯

反義:理屈詞窮強詞奪理

參考詞語:「正義嚴辭、義切辭嚴、義正詞嚴、詞嚴理正、詞嚴義正、辭嚴氣正、辭嚴義正

「義正辭嚴」及「理直氣壯」都有義理正大,毫無畏懼的意思。

「義正辭嚴」側重於措詞嚴厲;「理直氣壯」側重於氣勢強盛。

義正辭嚴 理直氣壯 ○ ㄨ 對方的要求不合理,讓他不得不∼地斷然拒絕。 ㄨ ○ 他的個性怯弱,明明是對的事情,只要有人質疑,就無法∼地堅持下去。

典故說明

歐陽修,字扑籜,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北宋盧陵人。為文造語平易而情韻綿邈,詩詞清新婉約,為一代文宗。這是歐陽修在讀到張續和李常的文章後,寫下感想贈與石介的一首詩。詩中提到張續和李常,就像是未經琢磨的玉石,可說是天下的瑰寶。他們的文章嚴正有力,義理充分,詞語質樸而不鄙俗;雖古雅的風味淡了些,但文字精純而不雜。後來「義正辭嚴」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辭嚴意正」演變而出,用來指義理正當,措詞嚴厲。

書證

  1. 儘管老王的話說得義正辭嚴,對方依然不肯接受。
  2. 面對師長義正辭嚴的斥責,他深感羞愧,頗有悔意。
  3. 面對這些不實的謊言,我們應該義正辭嚴地加以反駁。
  4. 對方的要求不合理,讓他不得不義正辭嚴地斷然拒絕。
  5. 這篇文章說得義正辭嚴,把政客們的醜惡行徑揭露無遺。
  6. 他在會議上,義正辭嚴地指出:只有改變因循苟且的心態,才能為公司帶來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