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巧言令色

ㄑㄧㄠˇ ㄧㄢˊ ㄌㄧㄥˋ ㄙㄜˋ
  1. 話說得很動聽臉色裝得很和善,可是一點也不誠懇。
    [例]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學而》)

巧言令色

ㄑㄧㄠˇ ㄧㄢˊ ㄌㄧㄥˋ ㄙㄜˋ
  1. 話說得很動聽臉色裝得很和善,可是一點也不誠懇。《論語.學而》:「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西遊記》第三二回:「你做出這樣獐智,巧言令色,撮弄他去甚麼巡山,卻又在這裡笑他!」

巧言令色

ㄑㄧㄠˇ ㄧㄢˊ ㄌㄧㄥˋ ㄙㄜˋ

巧,美妙。令,善。「巧言令色」指話說得很動聽臉色裝得很和善,可是一點也不誠懇。形容人矯情虛偽。語出《書經.皋陶謨》。

用法

形容人矯情虛偽。貶義。

用在「諂媚討好」的表述上。

例句

  1. 我最厭惡那些巧言令色,表裡不一的人。
  2. 看他那種巧言令色的樣子,十足是個偽君子。
  3. 他是個巧言令色的人,對長官極盡奉承之能事。
  4. 他巧言令色,善於奉迎,一進公司很快就被重用。
  5. 一個巧言令色的人,對上對下往往有不同的嘴臉
  6. 善於巧言令色的人,表面上跟你十分親熱,其實往往別有用心。
  7. 他雖然努力表現親善的樣子,但還是給人一種巧言令色的感覺

辨識

近義:花言巧語諂詞令色

反義:疾言厲色義正辭嚴聲色俱厲

參考詞語:「令色巧言、巧言善色

典故說明

「巧言令色」的「」是美妙之意,「」則是好的意思,所以「巧言令色」是指話說得很動聽,臉色裝得很和善,可是一點也不誠懇。《書經.皋陶謨》裡有一段記載夏代禹與皋陶間的對話討論如何才能成為一個賢明的君王。皋陶認為治理國事最重要的就是知人善任、使百姓安樂。禹也覺得很有道理,但真的要做到實在很難,連身為君王的舜都難以做到。能知人善任,就是有智慧;真能使百姓安樂,就是有仁德。如果真能有智又有德,就不會有人作亂,那舜又何必為驩兜這個惡人煩心?何必驅逐苗族?又何必怕巧言令色的小人呢?文中的「巧言令色」就是指表裡不一、虛偽不實的小人,是有德之人所憎恨、避而遠之的。所以孔子也說:「巧言令色,鮮矣仁!」後來「巧言令色」演變成語,就用來形容人矯情虛偽。

書證

  1. 《書經.皋陶謨》:「能哲而惠,何憂乎驩兜?何遷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源)
  2. 《論語.學而》:「巧言令色,鮮矣仁!」
  3. 《管子.任法》:「美者以巧言令色請其主,主因離法而聽之,此所謂美而淫之也。」
  4. 《宋史.卷二九三.王禹偁列傳》:「夫小人巧言令色,先意希旨,事必害正,心惟忌賢,非聖明不能深察。」
  5. 元.馬致遠《薦福碑》第三折:「抵死待要屈脊低腰,又不會巧言令色,況兼今日十謁朱門九不開。」
  6. 《水滸傳》第三四回:「你兀自不下馬受縛,更待何時!暫地巧言令色,擅惑軍心!」」
  7. 《西遊記》第三二回:「你做出這樣獐智,巧言令色,撮弄他去甚麼巡山,卻又在這裡笑他!」

在其他地方搜尋「巧言令色」

有提到「巧言令色」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