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侮、侵犯。[例]凌辱、凌虐、盛氣凌人
接近。[例]凌晨
雜亂。[例]凌亂
登、升。[例]凌空、壯志凌雲
踰越、超過。通「陵」。[例]凌駕
姓。
《國語辭典簡編本》版本編號:2014_20241226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使用說明
名
積冰。《文選.張衡.思玄賦》:「魚矜鱗而并凌兮,鳥登木而失條。」唐.李善.注:「凌,冰也。」
姓。如唐代有凌準。
動
登、升。唐.李白〈書情題蔡舍人雄〉詩:「凌山採芳蓀,愧無橫草功。」
駕、乘。《文選.張衡.思玄賦》:「凌驚雷之砊礚兮,弄狂電之淫裔。」唐.李善.注:「凌,乘也。」宋.蘇軾〈赤壁賦〉:「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踰越、超過。通「陵」。《呂氏春秋.仲秋紀.論威》:「雖有江河之險則凌之,雖有大山之塞則陷之。」北齊.顏之推〈古意〉詩二首之一:「作賦凌屈原,讀書誇左史。」
逼近、壓倒。《文選.曹植.白馬篇》:「長驅蹈匈奴,左顧凌鮮卑。」
欺侮、侵犯。《楚辭.屈原.九歌.國殤》:「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漢.王逸.注:「凌,犯也。」唐.柳宗元〈駁復仇議〉:「讎天子之法,而戕奉法之吏,是悖驁而凌上也。」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版本編號:2015_2024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