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雞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處理小事,毋需大才。語出《論語.陽貨》。 △「牛刀小試」、「武城弦歌」
01.《論語.陽貨》:「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源) 02.元.尚仲賢《單鞭守槊》第二折:「則這割雞焉用牛刀手,小將那消大帥收。」 03.《水滸傳》第六三回:「割雞焉用牛刀,自有戰將建功,不必主將掛念。」 04.《三國演義》第五回:「言未絕,呂布背後一人高聲出曰:『割雞焉用牛刀?』不勞溫侯親往。」 05.《封神演義》第四○回:「太師用兵多年,如今為何顛倒!料西岐不過是姜尚、黃飛虎等,『割雞焉用牛刀』?」 06.《冷眼觀》第二四回:「這麼一點點子事,也值得用起中西合參的史筆來,人家說『割雞焉用牛刀』,你直是撲個把蒼蠅,要用起鐵扇公主的芭蕉扇子來了。」
比喻處理小事,毋需大才。
反義:小材大用
參考詞語:「割雞焉用、殺雞焉用牛刀、焉用牛刀」
春秋吳國人言偃,字子游,是孔子的學生,以文學著稱。他在擔任魯國武城首長時,用禮樂教化百姓。有一天,孔子到武城,聽到武城一片弦樂歌聲,便微微笑說:「割雞焉用牛刀?」意思是:殺雞何必用宰牛的刀,以此來調侃子游,治理武城這麼一個小地方,還須大費周章地動用禮樂教化嗎?子游聽後則回答說:「我曾經聽老師您說過:『做官的學道,就會愛恤人民;老百姓學道,就會容易接受指揮。』」孔子立即向同行弟子表示子游的話是對的,自己剛才不過是說笑罷了。後來「割雞焉用牛刀」被用來比喻處理小事,毋需大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