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刀小試
ㄋㄧㄡˊ ㄉㄠ ㄒㄧㄠˇ ㄕˋ
比喻有大才能、在小事上施展。#語本宋.蘇軾〈送歐陽主簿赴官韋城〉詩四首之一。
△「割雞焉用牛刀」
用法
比喻有大才能、在小事上施展。
用在「小露長才」的表述上。
例句
- 做這點事情、對他來說真是牛刀小試。
- 這道菜是大廚師的牛刀小試、口味果然不同凡響!
- 剛才的魔術、只是大師的牛刀小試、下面還有更精彩的表演。
- 他是一個辯論高手、今天參加這場小型辯論會、不過牛刀小試罷了。
- 小明的成績一向很好、這次參加模擬考、對他來說不過是牛刀小試。
辨識
近義:小試鋒芒
反義:大顯身手、大顯神通
參考詞語:「試牛刀、小試牛刀、小試割雞」
典故說明
「牛刀」是指宰牛用的大刀、語出《論語.陽貨》。孔子的學生子游在魯國的武城當官、以禮樂教化百姓、因此城內一片祥和。有次孔子來到武城、看到學生子游的政績斐然、便笑道:「割雞焉用牛刀?」意思是說︰治理武城這樣的小地方、需要靠禮樂教化這樣大費周章嗎?子游聽了便回答說:「我從前聽老師說:『在上位的人學了禮樂、就懂得愛護百姓;在下位的人學了禮樂、便容易聽從治理。』」孔子聽了子游的話、就說:「弟子們!子游的話是對的、我剛剛說的只是開玩笑罷了!」後來「牛刀」便被用來比喻人富有大材。北宋時、蘇軾的好友歐陽修之孫歐陽憲要去韋城赴任主簿一職、「主簿」是主管文書簿籍及印鑑的地方小官、而韋城也只是一個小地方。蘇軾認為、以歐陽憲的才學卻屈就於這樣的職位、實在是大材小用、便寫了一首詩送他、詩中有「讀遍牙籤三萬軸、卻來小邑試牛刀」句、便是說歐陽憲學識淵博、卻只能在這小地方試身手。後來「牛刀小試」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有大才能、在小事上施展。
書證
- 宋.許應龍〈代賀察院啟〉:「儒林挺秀、士萼交輝。早擢第于太常、旋馳聲於宦路、牛刀小試、游刃恢恢。」
- 宋.洪适《盤洲文集.卷七二.眾官祭羅通判文》:「惟公螢窗種學、足用三冬。……登名鴈塔、騰譽儒林。牛刀小試、卓魯銷聲。」
- 金.路鐸〈題鄒公所藏淵明歸去來圖〉詩:「牛刀小試義熙前、一日懷歸豈偶然?」
- 元.吳澄〈次韻程簿〉詩:「鼇石真堪礪、牛刀小試初。已聞三月政、更看一年餘。」
- 元.路鐸〈題鄒公所藏淵明歸去來圖〉詩:「牛刀小試義熙前、一日懷歸豈偶然。有意侯君門外柳、無機還我酒中天。
- 明.楊榮《文敏集.卷五.歌行.送甌寧大尹章文郁復任》;「章君自是錢唐彥、早入成均與髦選。驥足高騰迴出群、牛刀小試初為縣。」
- 明.無名氏《尋親記》第一○齣:「兩袖天香下九重、牛刀小試宰華風。」
《成語典》版本編號:2020_20241226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使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