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化險為夷

ㄏㄨㄚˋ ㄒㄧㄢˇ ㄨㄟˊ ㄧˊ
  1. 將危險轉化為平安。
    [例]幸好有朋友的協助,才讓我得以化險為夷,逃過一劫。

[似]轉危為安

化險為夷

ㄏㄨㄚˋ ㄒㄧㄢˇ ㄨㄟˊ ㄧˊ
  1. 轉化危險為平安。《孽海花》第二七回:「以後還望中堂忍辱負重,化險為夷,兩公左輔右弼,折中禦侮。」

化險為夷

ㄏㄨㄚˋ ㄒㄧㄢˇ ㄨㄟˊ ㄧˊ

轉化危險為平安。語本唐.韓雲卿〈平蠻頌〉。

用法

轉化危險為平安。

用在「轉危為安」的表述上。

例句

  1. 無論遇到什麼危險,身經百戰的老王總能化險為夷。
  2. 有了醫護人員的細心照顧爺爺的病情才能化險為夷。
  3. 幸虧颱風轉向,才讓這支登山隊化險為夷,平安下山。
  4. 遇到意外,首先要保持冷靜,才能沉著應付,化險為夷。
  5. 遇到這麼危險的事,他竟然能化險為夷,真是福星高照。
  6. 由於大家的共同努力,終於化險為夷,消弭一場可能發生的災禍。
  7. 如果不是消防隊員及時搶救,化險為夷,這場火災恐怕會造成慘重的傷亡

辨識

近義:轉危為安

參考詞語:「化險為平

典故說明

吐蕃本是中國西部古老游牧民族羌人的一支,早就和中原的漢人有往來,唐朝時的接觸亦頗為頻繁,太宗貞觀年間,更與唐宗室通婚和親。安史之亂後,唐的國際地位出現了變化,西南防務無暇顧及,自此邊疆民族常乘機侵擾邊境。代宗廣德元年,吐蕃一度攻入長安,使代宗東逃至陝州,後在郭子儀的領兵抗禦下,吐蕃雖然退兵,卻仍時常威脅京畿重地及隴右、劍南諸地。大曆十二年,吐蕃又來犯,朝廷派崔寧應戰,告捷,據史書載:「破吐蕃十萬,斬首八千,生擒九百人。」 韓雲卿〈平蠻頌〉一文即記此事。文中贊頌唐王朝對戰敗部族的處置極為妥當,使為惡者受到應有的懲處,自新者得到適合的嘉勉,「變氛沴為陽煦,化險阻為夷途」,即把原有的災禍之氣轉變成和煦的暖陽,坎坷堪憂的前途改造成平坦的道路。後來「化險為夷」從這裡演變而出,被用來形容轉化危險為平安。

書證

  1. 明.倪元路《兒易內儀以.卷二.謙卦》:「以謙積謙,以謙召福,聚德至盛,化險為夷,裒益之義也。」
  2. 《大清會典則例.卷一三四.工部.都水清吏司.下尾神州廟後舊存牐》:「河流紆折,波浪洶涌。……設船救濟,化險為夷,以便行旅。」
  3. 清.沈起元《周易孔義集說.卷一六.坎下離上》:「按《易》象皆寓家也,一坎耳。變水而為酒,是化險為夷、易危為安之象。」
  4. 清.孫奇逢《讀易大旨.卷三.第一二章》:「故六十四卦利貞者,無非易簡無私之理而已,知險知阻,所以化險為夷,化阻為平也。」
  5. 《孽海花》第二七回:「以後還望中堂忍辱負重,化險為夷;兩公左輔右弼,折衝禦侮。」

在其他地方搜尋「化險為夷」

有提到「化險為夷」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