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山岳、河流眾多。比喻路途遙遠,險阻甚多。#語出唐.宋之問〈至端州驛見杜五審言沈三佺期閻五朝隱王二無競題壁慨然成詠〉詩。
01.唐.宋之問〈至端州驛見杜五審言沈三佺期閻五朝隱王二無競題壁慨然成詠〉詩:「豈意南中岐路多,千山萬水分鄉縣。雲搖雨散各翻飛,海闊天長音信稀。」(源) 02.唐.戎昱〈送吉州閻使君入道二首〉詩之二:「莫遣桃花迷客路,千山萬水訪君難。」 03.唐.張喬〈寄維揚故人〉詩:「離別河邊綰柳條,千山萬水玉人遙。」 04.宋.蔡伸〈惜奴嬌.隔闊多時〉詞:「隔闊多時,算彼此、難存濟。咫尺地,千山萬水。」 05.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折:「都只為一官半職,阻隔得千山萬水。」 06.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二折:「他去了那五載十年,阻隔著那千山萬水,早則俺那婆娘家無依倚,更合著這子母每無笆壁。」 07.明.孫仁孺《東郭記》第三七齣:「千山萬水,經年累月,好是懸懸。當此寒天,俺姐妹念彼征人,共作寒衣一件。」 08.《群音類選.清腔類.卷四.念奴嬌序一套.幾回悶倚闌干望詞曲》:「依然遼絕千山萬水天一方,使我江雲渭樹空懷仰。」
比喻路途遙遠,險阻甚多。
參考詞語:「千水萬山、萬水千山」
宋之問(西元656~712)字延清,一名少連,唐汾州(今山西省汾陽縣)人。武后時,官尚方監丞、左奉宸內供奉,擅長作詩,其詩與沈佺期齊名,稱為「沈宋」。武則天神龍元年(西元705),宰相張柬之趁武后臥病時發動政變,誅除佞臣張易之、張昌宗兄弟,迎中宗復位。宋之問因媚附張易之而被貶爲瀧州(今廣東省羅定縣一帶)參軍,流放嶺南。與宋之問同時在朝的友人,如杜審言、沈佺期、閻朝隱、王無競,都因為和張易之交往密切而被貶到南方各地。宋之問因病較晚出發,途經端州驛時,見杜、沈、閻、王各題詩於壁上,便感慨地寫了一首詩,大意是說:我們這些犯了罪的臣子,受到嚴厲的懲罰,從北方流放到南荒。原以爲大家遠離家鄉後還能夠經常見面,怎料到嶺南會有這麼多岔道,眾多交錯的山岳河流使得各個鄉縣重重相隔。我們就像是飄盪的雲與飛散的雨,彼此相距遙遠,難通音信。南方偏僻地區炎熱潮溼,到處蒸發的瘴癘毒氣往往讓人生病,此次被貶,恐怕沒有幾個人回得來了。詩中道盡了對友人的思念,與被貶嶺南的愁緒。除了宋之問,唐代其他詩人也曾用相同的語詞,描述山川阻隔,離別難見之苦,如:戎昱〈送吉州閻使君入道二首〉詩之二:「莫遣桃花迷客路,千山萬水訪君難。」以及張喬〈寄維揚故人〉詩:「離別河邊綰柳條,千山萬水玉人遙。」後來宋之問這首詩原文中的「千山萬水」被摘出成為一句成語,用來比喻路途遙遠,險阻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