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腔北調
ㄋㄢˊ ㄑㄧㄤ ㄅㄟˇ ㄉㄧㄠˋ
形容人說話的語音不純、夾雜著南北方音。※語或出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一二。後亦用「南腔北調」指南北各種腔調。
用法
形容人說話語音不純、夾雜著南北方音。&指南北各種腔調。
用在「口音混雜」的表述上。&用在「不同腔調」的表述上。
例句
- 老王的口音南腔北調、大家跟他說話都聽得一頭霧水。
- 他一生走遍大江南北、說起話來南腔北調、令人分不清他究竟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
- &
- 大家來自各地、講起話來、南腔北調、各不相同。
- 由於推廣國語、即使各地方言南腔北調、也能互相溝通。
- 一個初學中國話的外國人、想要聽懂中國各地方的南腔北調、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辨識
參考詞語:「北調南腔」
典故說明
清朝官員魯之裕、生性粗疏豪爽、不拘小節、因為他住的房子很小、就在門上題字寫道:「兩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南腔北調人。」用來說明屋子破舊、傾倒歪斜的樣子、以及他說話口音不純、夾雜南北方音。「南腔北調」可能就是直接摘自這個門聯的一個成語、被用來形容人說話語音不純、夾雜著南北方音。也可用來直接指南北各種腔調。
書證
- 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一二:「兩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南腔北調人。」(源)
- 《歧路燈》第九五回:「滿場上生旦淨末、同聲一個曲牌、也聽不來南腔北調、只覺得如出一口。」
- 清.趙翼《簷曝雜記.卷一.慶典》:「每數十步間一戲臺、南腔北調、備四方之樂。」
- 《儒林外史》第一一回:「壁上懸的畫是楷書《朱子治家格言》、兩邊一副箋紙的聯、上寫著:『三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南腔北調人。』」
- 《鏡花緣》第二一回:「這鳥為甚不是禽鳴、倒學狗叫?俺看他油嘴滑舌、南腔北調、到底算個甚麼!」
- 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封臺》:「像聲即口技、能學百鳥音、並能作南腔北調、嬉笑怒罵、以一人而兼之、聽之歷歷也。」
《成語典》版本編號:2020_20241226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使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