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原璧歸趙

ㄩㄢˊ ㄅㄧˋ ㄍㄨㄟ ㄓㄠˋ
  1. 比喻將物品歸還給原主。典出《史記.卷八十一.廉頗藺相如傳》。
    [例]這位路人非常誠實,將拾獲的巨款原璧歸趙。

原璧歸趙

ㄩㄢˊ ㄅㄧˋ ㄍㄨㄟ ㄓㄠˋ
  1. 比喻物歸原主參見完璧歸趙」條。《冷眼觀》第一八回:「敢是有甚麼方法,能把那位客人失去的四百番花邊,原璧歸趙麼?」

原璧歸趙

ㄩㄢˊ ㄅㄧˋ ㄍㄨㄟ ㄓㄠˋ

即「完璧歸趙」。見「完璧歸趙」條。01.《冷眼觀》第一八回:「敢是有甚麼方法,能把那位客人失去的四百番花邊,原璧歸趙麼?」

辨識

參考詞語:「完璧歸趙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完璧歸趙」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戰國時代,秦王想用十五座城池換取趙國的和氏璧。趙王因宦者令繆賢推薦召見藺相如,並且問他對這件事的看法。藺相如不想使秦國有攻打趙國的藉口,主張送和氏璧到秦國去,完成與秦國十五座城池的交換。並說:「君王如確定沒有合適的人選,我願意帶著和氏璧出使。秦國真的給城,璧就留給秦國;不給,我會將和氏璧完好的送回趙國。」於是趙王派他帶著和氏璧西行入秦國。到了秦國,藺相如發覺秦王並不是真正想用十五座城池來交換和氏璧,於是在秦王欣賞和氏璧時,假意的說璧上有瑕疵要指給秦王看。等和氏璧回到他的手上,立刻後退了幾步,倚柱而立,氣得頭髮豎立,頂起帽子,便以要擊碎和氏璧來威脅秦王。秦王沒有辦法,只好答應他齋戒五天的要求。藺相如就趁著五天的緩衝時間,暗中派人將和氏璧送回趙國。秦王發覺,已經來不及挽回,為了顯示自己的度量大,只好放藺相如回到趙國。「完璧歸趙」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物歸原主

書證

  1. 《冷眼觀》第一八回:「敢是有甚麼方法,能把那位客人失去的四百番花邊,原璧歸趙麼?」

在其他地方搜尋「原璧歸趙」

有提到「原璧歸趙」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