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晉.袁宏《後漢紀》卷八:「當此之時,虜述矯號於益州,隗囂擁兵於隴、冀,豪傑盱睢,各自為政。」 03.宋.羅泌《路史.卷三一.國名紀八.究言》:「醝茗竹漆,有無、多寡,任土增損,必得其宜。夫然,故遠近、利害、少多、治亂各自為政,有不煩於上之屑屑。京都內史,特亦不過勤卹幾甸,脩其禮樂。」 04.清.秦蕙田《五禮通考》卷一八一:「今七政既與天同體,而非另為一物,則七政之東升西沒,即其本天之東升西沒也。且使各天之行,各自為政,則其性豈無緩急,而自外至內舒亟之次,如是其有等乎?」 05.清.楊鶴〈皇清睿略神功定萬世太平頌〉:「諸侯世封,即已各自為政。況要荒曠絕,所云「來享來王」,僅以虛名相結,安得奉法遵軌,風流令行。」
各依自己的主張行事,不顧全整體。
近義:各行其是
參考詞語:「各自為謀」
春秋魯宣公二年的春天,楚任命鄭公子歸生攻打宋國。兩軍交戰前,宋國主帥華元宰羊犒賞軍士,但卻漏掉幫他駕車的車夫羊斟,使得羊斟懷恨在心。等到開戰,羊斟就對華元說:「前天宰羊犒賞軍士,分給誰是你作主;今天車子是我來駕駛,要往那裡去由我作主。」於是故意使華元被俘,導致宋國戰敗。後來「各自為政」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表示各依自己的主張行事,不顧全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