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名韁利索

ㄇㄧㄥˊ ㄐㄧㄤ ㄌㄧˋ ㄙㄨㄛˇ
  1. 比喻名和利像韁繩,會把人束縛住。《鏡花緣》第四○回:「到了次日,並不約我,卻一人獨往。豈非看破紅塵,頓開名韁利索麼?」也作「名韁利鎖」。

名韁利索

ㄇㄧㄥˊ ㄐㄧㄤ ㄌㄧˋ ㄙㄨㄛˇ

義參「名韁利鎖」。見「名韁利鎖」條。

辨識

參考詞語:「名韁利鎖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名韁利鎖」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是功名。「」是利祿。「」是繫馬的繩子,用以控制馬匹。「」則是安裝在門戶、箱櫃等開合處,必須以鑰匙或暗碼打開金屬器具,引申有拘束、封閉的意思。一個人如果汲汲於名利腦海裡除了沽名釣譽、鑽求利益,其他事情都毫不關心,就好像被無形的韁繩套住,或被看不到的鎖鏈綁住,不得自由。《漢書.卷一○○.敘傳上》,敘述了桓譚欲向班嗣借書的事情。桓譚博學多聞,遍習五經,是一位儒者。班嗣雖然也學儒術,但更喜好黃老之學。有一次桓譚想向班嗣借黃老之書,班嗣知道了就回覆說︰「黃老之學崇尚清虛無為,不受世俗羈絆,與儒學完全不同。你今日已經習慣孔孟的仁義之道,被世俗名利的韁鎖所束縛,敬服周公、孔子的遺範,推崇顏淵、閔子騫的德行,既然你眷戀不捨儒家的禮教,又何必讓黃老之學困惑你呢?」在參考資料中,另有漢.東方朔〈與友人書〉,年代雖比所引典源為早,但因出處不明,故置於參考資料。後來「名韁利鎖」這個成語用來比喻人因名利的羈絆而不得自由。


在其他地方搜尋「名韁利索」

有提到「名韁利索」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