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咫尺千里

ㄓˇ ㄔˇ ㄑㄧㄢ ㄌㄧˇ
  1. 形容畫幅雖小,卻包含著廣大深遠的景象。唐.釋彥悰《後畫錄.宋展子虔》:「尤善樓閣人馬,亦長遠近山川,咫尺千里。」《清史稿.卷五○四.藝術傳三.王翬傳》:「繪南巡圖,集海內能手逡巡莫敢下筆,翬口講指授,咫尺千里,令眾分繪而總其成。」亦比喻距離雖近,卻如相隔千里。唐.魚玄機〈隔漢江寄子安〉詩:「含情咫尺千里,況聽家家遠砧。」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五.姑妄聽之一》:「每回憶六七年中,咫尺千里,輒惘然如失。」也作「天涯咫尺」、「咫尺天涯」。

咫尺千里

ㄓˇ ㄔˇ ㄑㄧㄢ ㄌㄧˇ

(一)猶「咫尺天涯」。見「咫尺天涯」條。01.南朝齊.謝朏〈與王儉書〉:「但心之所諳,咫尺千里;志之所符,滄洲曖然。」02.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五.姑妄聽之一》:「每回憶六七年中,咫尺千里,輒惘然如失。」(二)猶「尺幅千里」。見「尺幅千里」條。01.唐.釋彥悰《後畫錄.宋.展子虔》:「觸物為情,備該絕妙。尤善樓閣人馬亦長。遠近山川,咫尺千里。」02.《清史稿.卷五○四.藝術列傳三.王翬》:「繪南巡圖,集海內能手逡巡莫敢下筆,翬口講指授,咫尺千里,令眾分繪而總其成。」 (一)猶「尺幅千里」。見「尺幅千里」條。01.唐.釋彥悰《後畫錄.宋.展子虔》:「觸物為情,備該絕妙。尤善樓閣,人馬亦長。遠近山川,咫尺千里。」02.《清史稿.卷五○四.藝術列傳三.王翬》:「繪南巡圖,集海內能手,逡巡莫敢下筆,翬口講指授,咫尺千里,令眾分繪而總其成。」(二)猶「咫尺天涯」。見「咫尺天涯」條。01.南朝齊.謝朏〈與王儉書〉:「但心之所諳,咫尺千里;志之所符,滄州曖然。」02.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五.姑妄聽之一》:「每回憶六七年中,咫尺千里,輒惘然如失。」

辨識

參考詞語:「咫尺天涯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咫尺天涯」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漢代揚雄〈長楊賦〉:「且盲者不見咫尺,而離婁燭千里之隅。」已可見到咫尺」一詞,用來形容距離很近。宮詞,是指專詠宮中瑣事的詩。唐代李中詩:「門鎖簾垂月影斜,翠華咫尺隔天涯。」意思是美人獨自在門戶深鎖簾幕垂下的房裡,望著窗外西斜的月亮,心想皇帝明明就在不遠的宮殿裡,卻見不到面,感覺好像相隔得很遙遠。後來「咫尺天涯」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相距雖近,卻有如相隔天涯一般,無緣相見。

書證

  1. 南朝齊.謝朏〈與王儉書〉:「但心之所諳,咫尺千里;志之所符,滄洲曖然。」
  2.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五.姑妄聽之一》:「每回憶六七年中,咫尺千里,輒惘然如失。」
  3. (二)猶「尺幅千里」。見「尺幅千里」條。01.唐.釋彥悰《後畫錄.宋.展子虔》:「觸物為情,備該絕妙。尤善樓閣,人馬亦長。遠近山川,咫尺千里。」
  4. 《清史稿.卷五○四.藝術列傳三.王翬》:「繪南巡圖,集海內能手,逡巡莫敢下筆,翬口講指授,咫尺千里,令眾分繪而總其成。」

在其他地方搜尋「咫尺千里」

有提到「咫尺千里」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