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周代八寸叫咫。咫尺,比喻距離很近。「咫尺天涯」比喻相距雖近,卻有如相隔天涯一般,無緣相見。語本唐.李中〈宮詞〉二首之一。 △「尺幅千里」
01.《董西廂》卷四:「咫尺抵天涯,病成也都為他,幾時到今晚見伊呵?」 02.金.段克己〈臨江仙.仲蔚門牆蓬藋滿〉詞:「鼻堊未除斤未運,相望咫尺天涯。」 03.《喻世明言.卷二二.木綿菴鄭虎臣報冤》:「左右如今也不容相近,咫尺天涯一般,有甚捨不得處?」 04.《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七:「少婦篋中麥芡,村翁筒裡魚蝦。蜃市依稀海上,嵐光咫尺天涯。」 05.《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七回:「可憐一對小夫妻,成婚不及數月,從此便咫尺天涯了。」
比喻相距雖近,卻有如相隔天涯一般,無緣相見。
反義:天涯若比鄰
參考詞語:「咫尺千里、咫尺萬里、天涯咫尺」
漢代揚雄〈長楊賦〉:「且盲者不見咫尺,而離婁燭千里之隅。」已可見到「咫尺」一詞,用來形容距離很近。宮詞,是指專詠宮中瑣事的詩。唐代李中詩:「門鎖簾垂月影斜,翠華咫尺隔天涯。」意思是美人獨自在門戶深鎖簾幕垂下的房裡,望著窗外西斜的月亮,心想皇帝明明就在不遠的宮殿裡,卻見不到面,感覺好像相隔得很遙遠。後來「咫尺天涯」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相距雖近,卻有如相隔天涯一般,無緣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