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善賈而沽

ㄕㄢˋ ㄐㄧㄚˋ ㄦˊ ㄍㄨ
  1. 等待好價錢出售。語本《論語.子罕》:「求善賈而沽諸?」後比喻才能之士等待時機出仕。

善賈而沽

ㄕㄢˋ ㄐㄧㄚˋ ㄦˊ ㄍㄨ

即「待價而沽」。見「待價而沽」條。01.《論語.子罕》:「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源)

辨識

參考詞語:「待價而沽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待價而沽」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待價而沽」原作「善賈而沽」。子貢是孔子眾多弟子之一,春秋衛國人,善於經商,並且口才極佳。他一直覺得自己的老師學問好,又具才幹,像現在這樣被埋沒實在太可惜了,應該投靠一個賢能君主以一展長才。於是他問孔子:「有塊美玉在這裡,您認為應該找個木匣子把它收藏起來,還是求個好價錢賣了呢?」孔子一聽就明白子貢話中所指,便回答:「賣了吧!賣了吧!我是在等有人出高價呢!」這段師生對答中,是把懷才不遇的孔子比喻成美玉,把期待中的賢能君主比喻成識貨的好商人。孔子為了尋找願意出高價的人,花費了十三年周遊列國,直到六十八歲那年才放棄希望,返回故鄉致力於古代典籍的整理。後來「待價而沽」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等待機會,為世所用。後亦用來比喻商品等待買主出價買下。

書證

  1. 《論語.子罕》:「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源)

在其他地方搜尋「善賈而沽」

有提到「善賈而沽」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