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待價而沽

ㄉㄞˋ ㄐㄧㄚˋ ㄦˊ ㄍㄨ
  1. 比喻人懷才能,等待為世所用的機會。語本《論語.子罕》。
    [例]他滿腹才學,隱居市中,待價而沽。

待價而沽

ㄉㄞˋ ㄐㄧㄚˋ ㄦˊ ㄍㄨ
  1. 語本《論語.子罕》:「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比喻人等待機會,為世所用。如:「每個社會新鮮人都待價而沽,期望能找一份好工作。」

待價而沽

ㄉㄞˋ ㄐㄧㄚˋ ㄦˊ ㄍㄨ

等待較好的價錢才賣出。比喻等待良機、為世所用。語本《論語.子罕》。後亦用「待價而沽」比喻商品等待買主出高價買下。

用法

比喻人等待良機、為世所用。&比喻商品等待買主出高價買下。

用在「待人賞識」的表述上。&用在「等待出售」的表述上。

例句

  1. 每個社會新鮮人都待價而沽、期望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2. 我看他不是真隱居、是在待價而沽、希望有人能欣賞他。
  3. 你不能因才華出眾、就只想著待價而沽、機會需要及時把握。
  4. 這幾件古物是無價之寶、豈能待價而沽?
  5. 這些都是限量生產、準備待價而沽的商品。
  6. 船一入港、漁獲便被送到魚市、待價而沽。
  7. 這幅新發現的畢卡索畫作正在拍賣會上待價而沽、相信會引起競標熱潮

辨識

近義:待價藏珠蘊奇待價

參考詞語:「善價而沽、善賈而沽

典故說明

「待價而沽」原作「善賈而沽」。子貢是孔子眾多弟子之一、春秋衛國人、善於經商、並且口才極佳。他一直覺得自己的老師學問好、又具才幹、像現在這樣被埋沒實在太可惜了、應該投靠一個賢能君主以一展長才。於是他問孔子:「有塊美玉在這裡、您認為應該找個木匣子把它收藏起來、還是求個好價錢賣了呢?」孔子一聽就明白子貢話中所指、便回答:「賣了吧!賣了吧!我是在等有人出高價呢!」這段師生對答中、是把懷才不遇的孔子比喻成美玉、把期待中的賢能君主比喻成識貨的好商人。孔子為了尋找願意出高價的人、花費了十三年周遊列國、直到六十八歲那年才放棄希望、返回故鄉致力於古代典籍的整理。後來「待價而沽」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等待良機、為世所用。後亦用來比喻商品等待買主出高價買下。

書證

  1. 宋.楊時〈謝楚大夫啟〉:「公論一廢、私謁肆行、待價而沽、顧連城而莫售。」
  2. 明.馮惟敏〈端正好.不圖名〉套:「不圖名、非干祿、無心也待價而沽。」
  3. 明.李贄《續焚書.卷一.與焦弱侯太史》:「待價而沽、不欲求售者、以天下之無豪傑也。」
  4. 清.李伯元《南亭筆記》卷一○:「某年除夕、(吳大澂)忽書春聯若干副、待價而沽。」

在其他地方搜尋「待價而沽」

有提到「待價而沽」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