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是岸
ㄏㄨㄟˊ ㄊㄡˊ ㄕˋ ㄢˋ
有所覺悟而決心改正。※語或出《朱子語類.卷五九.孟子.告子上》。後用「回頭是岸」比喻悔過自新或促人向善。
△「苦海無邊」、「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用法
比喻悔過自新或促人向善。
用在「改過悔悟」的表述上。
例句
- 他的本性不壞、只是誤入歧途、每個人都希望他能回頭是岸。
- 俗話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只要你能改過自新、前途還是一片光明的。
-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一個人即使曾做過壞事、但回頭是岸、只要肯改過、前途仍大有可為。
- 現在詐騙案層出不窮、造成許多社會問題、因此我們要呼籲那些歹徒:「懸崖勒馬、回頭是岸!」
- 年少輕狂的他、雖然曾經做錯了一些事、但如今領會到回頭是岸的真義而悔過向善、我們就應該給他一個自新的機會。
辨識
近義:迷途知返、痛改前非、懸崖勒馬
反義:執迷不悟
典故說明
「回頭是岸」、典源或出於《朱子語類.卷五九.孟子.告子上》。有人問朱熹要如何如孟子所說的「求放心」、也就是要如何約束放散之心?朱子引了「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來說明只要決心改正、心就在那裡、不必特別去追求。「回頭是岸」這個成語可能就是出自此處、用來比喻悔過自新或促人向善。如元代無名氏《度柳翠》第一折:「世俗人沒來由爭長競短、你死我活。有呵喫些個、有呵穿些個、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佛家常以「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說明生死輪迴雖然是無窮盡的、但只要能看到自我清淨的本性、即可解脫輪迴的痛苦;後來引申來勸人改過自新。
書證
- 《朱子語類.卷五九.孟子.告子上》:「知得心放、此心便在這裡、更何用求?適見道人題壁云:『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說得極好!」(源)
- 元.無名氏《來生債》第一折:「兀那世間的人、那貪財好賄、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何不早結善緣也。」
- 元.無名氏《度柳翠》第一折:「世俗人沒來由爭長競短、你死我活。有呵喫些個、有呵穿些個、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 元.無名氏〈滿庭芳.百歲光陰〉詞:「降心定、回頭是岸、咫尺到瀛洲。」
- 《歧路燈》第六三回:「婁樸道:『世兄果不嫌家伯語重、何難回頭是岸;萬不可面從腹誹。』」
-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四.灤陽消夏錄四》:「大凡風流佳話、多是地獄根苗。昨見冥官錄籍、故吾得記之、孽海洪波、回頭是岸。」
- 《鏡花緣》第四四回:「道姑道:『我要到苦海邊回頭岸去。』小山忖道:『據這禪語、明是「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了。』」
- 《兒女英雄傳》第二一回:「從來說孽海茫茫、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們眾人今日這番行事、纔不枉稱世界上的英雄、纔不枉作人家的兒女。」
《成語典》版本編號:2020_20241226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使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