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坐臥不安

ㄗㄨㄛˋ ㄨㄛˋ ㄅㄨˋ ㄢ
  1. 形容焦急、煩燥,心神不定的樣子。《周書.卷四七.藝術傳.姚僧垣傳》:「大將軍襄樂公賀蘭隆先有氣疾,加以水腫喘息奔急,坐臥不安。」《封神演義》第七回:「心下躊躕,坐臥不安,如芒刺背。」也作「坐立不安」。

坐臥不安

ㄗㄨㄛˋ ㄨㄛˋ ㄅㄨˋ ㄢ

猶「坐立不安」。見「坐立不安」條。01.《周書.卷四七.藝術列傳.姚僧垣》:「大將軍、襄樂公賀蘭隆先有氣疾,加以水腫喘息奔急,坐臥不安。」(源)02.《水滸傳》第四二回:「小可兄弟,只為父親一事,懸腸掛肚,坐臥不安。」

辨識

參考詞語:「坐立不安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坐立不安」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坐立不安」指是一個人情緒不安,坐也不是,站也不是。這個成語可能出自於北周姚僧垣的故事。姚僧垣精通醫術。大將軍、襄樂公賀蘭隆原先就有氣喘的疾病,加上身體水腫,導致呼吸急促,以致焦急、煩躁,心神不寧,坐臥不安。有人勸他服用決命大散,可是他的家人猶豫不決,於是去請教僧垣。僧垣不贊成服用決命大散,並直言如果想自行服用,就不要來問。說完就想棄之而去。但是在賀蘭隆的兒子再三懇求,僧垣開了處方,賀蘭隆服用兩劑,病就全好了。後來「坐立不安」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焦急、煩躁,心神不寧的樣子出現坐立不安」的書證如《三國演義》第二六回:「(關)公退,尋思去計,坐立不安。」

書證

  1. 《周書.卷四七.藝術列傳.姚僧垣》:「大將軍、襄樂公賀蘭隆先有氣疾,加以水腫,喘息奔急,坐臥不安。」(源)
  2. 《水滸傳》第四二回:「小可兄弟,只為父親這一事,懸腸掛肚,坐臥不安。」

在其他地方搜尋「坐臥不安」

有提到「坐臥不安」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