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城下之盟

ㄔㄥˊ ㄒㄧㄚˋ ㄓ ㄇㄥˊ
  1. 敵國軍隊兵臨城下,抵擋不住,被迫與敵人簽訂和約。後用以比喻戰敗屈服的意思。語出《左傳.桓公十二年》。

城下之盟

ㄔㄥˊ ㄒㄧㄚˋ ㄓ ㄇㄥˊ
  1. 敵國軍隊兵臨城下,抵擋不住,被迫與敵人簽訂和約。語出《左傳.桓公十二年》:「大敗之,為城下之盟而還。」後用以比喻戰敗屈服的意思。唐.楊炎〈大唐河西平北聖德頌.序〉:「二月乙丑,皇帝以五命之服詔太僕崔偁總中權,專上將,誓軍前之士,卻城下之盟。」《東周列國志》第五五回:「君民效死,與城俱碎,豈肯為城下之盟哉?」

城下之盟

ㄔㄥˊ ㄒㄧㄚˋ ㄓ ㄇㄥˊ

敵國軍隊兵臨城下、抵擋不住、被迫與敵人簽訂和約語出《左傳.桓公十二年》。後用「城下之盟」泛指被迫簽訂的屈辱性條約。

用法

泛指被迫簽訂的屈辱性條約。

用在「喪權條約」的表述上。

例句

  1. 戰爭結束後、失敗國家、也只有簽訂城下之盟。
  2. 清朝統治者屈服於外敵壓力、屢次簽訂城下之盟。
  3. 如今敵眾我寡、只好簽下城下之盟、以減少傷亡
  4. 八國聯軍攻佔北京、迫使清朝政府簽訂城下之盟〈辛丑條約〉。
  5. 我們兩家公司實力相當、既談合併就要公平、怎能逼我們簽下城下之盟、完全受制於他們?
  6. 宋朝因為積弱、所以和外族交戰、往往無論勝敗都簽下了城下之盟、蘇洵因此寫了一篇〈六國〉來諷刺。

辨識

參考詞語:「城下盟

典故說明

「城下之盟」原意是:敵國軍隊兵臨城下、抵擋不住、被迫與敵人簽訂的和約。《左傳.桓公十二年》有一段記載:春秋時期、勢力強大的楚國常併吞周圍小國、藉以擴張自己的勢力。桓公十二年、楚王派兵攻打絞國、楚軍在絞國南門外駐守、但絞國人堅決不出城門、所以一時之間無法攻下。為了誘出絞國人、楚軍故意派不帶武器的人到北門外打柴、絞國人果然中計、出城抓了三十個楚人回去、第二天更加大膽、出城追到山裡去抓打柴的楚國人。沒想到在回程時、中了楚軍的埋伏、打了大敗仗、只有被迫簽下喪權辱國的「城下之盟」。後來「城下之盟」泛指被迫簽訂的屈辱性條約。如《宋史.卷二八一.寇準列傳》:「城下之盟、《春秋》恥之;澶淵之舉、是城下之盟也。以萬乘之貴而為城下之盟、其何恥如之!」

書證

  1. 《左傳.桓公十二年》:「明日、絞人爭出、驅楚役徒於山中。楚人坐其北門、而覆諸山下、大敗之。為城下之盟而還。」(源)
  2. 《左傳.文公十五年》:「新城之盟、蔡人不與。晉郤缺以上軍、下軍伐蔡、曰:『弱不可以怠。』戊申入蔡、以城下之盟而還。」(源)
  3. 《左傳.宣公十五年》:「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雖然、城下之盟、有以國斃、不能從也。」(源)
  4. 《左傳.哀公八年》:「楚人圍宋、易子而食、析骸而爨、猶無城下之盟;我未及虧、而有城下之盟、是棄國也。」(源)
  5. 唐.牛僧孺《玄怪錄.卷三.掠剩使》:「俄而蕃渾騷動、朝廷知之、又慮其叛、……遂為城下之盟、卒如其說也。」
  6. 《宋史.卷二八一.寇準列傳》:「城下之盟、《春秋》恥之;澶淵之舉、是城下之盟也。以萬乘之貴而為城下之盟、其何恥如之!」
  7. 《明史.卷二五九.袁崇煥列傳》:「然都人驟遭兵、怨謗紛起、謂崇煥縱敵擁兵。朝士因前通和議、誣其引敵脅和、將為城下之盟。」
  8. 《東周列國志》第一八回:「孤有犬馬之疾、未獲奔命。君以大義責之、孤知罪矣!然城下之盟、孤實恥之!若退舍於君之境上、孤敢不捧玉帛以從。」
  9. 清.樂鈞《耳食錄.卷三.大王》:「某乙雄於力、其儕共推之、眾言某宅素凶、約敢下榻者、當醵酒相勞、乙故酒徒、聞之欣然曰:『請以麴君為息壤、願往見魑魅為城下之盟、倘辱命、任公等遺我巾幗。』」

在其他地方搜尋「城下之盟」

有提到「城下之盟」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