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執迷不改

ㄓˊ ㄇㄧˊ ㄅㄨˋ ㄍㄞˇ

猶「執迷不悟」。見「執迷不悟」條。01.《陳書.卷三五.周迪列傳》:「其有因機立功、賞如別格;執迷不改、刑茲罔赦。」 

辨識

參考詞語:「執迷不悟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執迷不悟」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執迷不悟」是指人堅信錯誤觀念、無法醒悟、「」即是迷惑之意。東晉時、佛教對中國的影響日劇、僧侶們的政治勢力日漸龐大、道德也日趨墮落、引起不少人的批評僧人釋道恆有感於時人對佛教的質難、作〈釋駁論〉斥責僧人的所作所為、並說他們「執迷自畢、沒齒不悟」、就是指他們固執自信、永遠也不知道悔悟。後來「執迷不悟」這句成語可能就是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人堅持錯誤的觀念而不醒悟。稍晚、南朝梁武帝蕭衍的文章中就使用了這句成語。他在前朝被封為征東將軍、為朝廷帶兵東征、剷除地方勢力。出發前寫了一篇〈移檄京邑〉、向當地的領袖喊話、說他們受到良好的教養、只是受制於惡人、才不得不為亂。若歸順朝廷、即能轉禍為福。但若還是「執迷不悟」、與朝廷對抗、一旦大軍壓境、將會萬劫不復。此處的「執迷不悟」就是這樣的用法。

書證

  1. 《陳書.卷三五.周迪列傳》:「其有因機立功、賞如別格;執迷不改、刑茲罔赦。」

在其他地方搜尋「執迷不改」